第36部分 (第2/4页)

着脖子往海上看呢。闲来无事,冯虞便与并马而立的岳海聊上了。

“诶,我说,岳海,你今年也二十二了,怎的还不娶媳妇啊。”

“嘿嘿,从前家里穷,置办不得嫁妆,说媒也没人搭理。这回出来吃粮当兵,爹说了,自己个混个人模狗样出来,到时候还怕没个好女子。”

“嗯。如今你也是小旗了,有些个饷银,别乱花了。”

“哪能呢。”

“有喜欢的没有?”

岳海眼神黯淡下来。“原先有个,人家爹妈看不上,嫁给镇里有钱的做小了。”

冯虞拍拍岳海的肩头:“是我不该用这个。既是如此也别再老搁在心里了。好好当差,立些功劳,找机会再升个总旗什么的。我再给你些银钱,风风光光取一门好媳妇,也就是这一年半载的事。到时候你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再买些好田,盖起个房子,小日子红红火火便过起来。”

岳海大为感动:“多谢大人,我岳海这条命就算交给您了。”

“废话,我要你的命做什么?好好享福才对。”

约莫等了小半个时辰,大家伙渐渐心焦起来。冯虞心里也犯嘀咕,悄声问杨风:“今日能来么?不会有什么耽误了吧?”

杨风笑道:“海上行船,哪能有那么准时辰的?风大点儿小点儿,就是半日之差呢。今日能到就不错了。要不,让各路弟兄们先四下歇会儿,等见着船再召人不迟。”

“原来如此。那也成。”

冯虞正要与那毛邦化商量,就听着有人一声高喊,“来船啦!来船啦!”冯虞手搭凉棚往远处眺望,果然,远处有一艘海船驶来。那头毛邦化已经吆喝起来:“站好喽,站好喽。都给老子精神点。让倭人见识见识我大明天兵的威风!”

冯虞与杨风相视一笑,催马向前。

那船渐渐近了,杨风对冯虞说道:“妹夫,你看,那船便是倭寇常用的小早船,这船行得快,一船百八十人。倭寇用船,十有八九都是这个。船上飘的那白旗,便是倭寇八幡大菩萨旗幡。”

冯虞头回听说这些,看得津津有味。倭寇这名词后世可是尽人皆知。元初以来,倭寇便肆虐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及至明代中后期,由于日本国内政治形势转变,加上官府管制(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曾因讨伐倭寇,受明廷册封为“日本国王”),日本人出海抢掠船只的事件日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和朝鲜的海商与海盗,他们依从过去倭寇抢掠的方式继续为祸东亚,也被归于倭寇之列。《明史•日本传》记载:“大抵真倭十之三”。朝鲜正史《世宗实录》也记载“然其间倭人不过一二,而本国民假著倭服成党作乱”。

而福建一地,对倭寇更是刻骨铭心。史书载:“推其祸始,乃由闽、浙沿海奸民与倭为市;而闽浙大姓没其利,阴为主持,牵连以成俗。当时抚臣朱纨欲绝祸本,严海禁;大家不利,连为蜚语中之,而纨惊死矣。纨死而海禁益弛,于是宋素卿、王直、陈东、徐海、曾一本、许恩之流争挟倭为难。自淮扬以南至广海万余里,无地不被其残灭,而闽祸始惨矣”。

待倭船离岸数十丈远,船上人等眉目隐约可见,冯虞隐隐觉得不对。按着原先约定,那些个假倭应是徒手上岸引颈就戮,可是船上那些人却是个个手执倭刀,挺立船头。莫非是押运兵丁?待船行得近了,只听得船上有人哇啦哇啦大呼小叫,不知在呼喝什么。听到最后一句,冯虞脸色大变。这一句,后世国人是再熟悉不过的:“诺兹给给!杀给给!”

第八十三章 是爷们的随我来

“倭寇!他们是真倭!”冯虞猛然间大呼起来,一边拨转马头急退。岸上众人这会儿也觉着不对劲了,原本齐整的队形当时就乱了。

冯虞奔回本队,冲着毛邦化大呼:“毛指挥,速速列阵迎敌。”却见这毛邦化已是乱了方寸,伸手要拔腰刀,却忘了按绷簧,死活抽不出来,只知大叫着:“迎敌!迎敌!”两手却死死拽住缰绳,勒得胯下马连连倒退。

此时倭船已放下跳板,数十名倭寇挥舞倭刀猛冲下来,直杀入卫所军群中。数百卫所军一个照面便给放倒十来个,别个一看见血了,发一声喊,竟是四散奔逃。直将冯虞看傻了眼。早听说卫所军无能,没想到竟如此不济,好歹比划几下呀。

看着几十个倭寇撵着数百明军满沙滩乱跑,杨风都急眼了。主意是老爹出的,倭寇是老爹引来的,这要是让倭寇杀进腹地,杨家可就是骂名千载了。想到这儿,杨风抽刀在手率领庄丁一声呐喊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