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部分 (第1/4页)

�8个小时才能够完成装卸工作,而是港口里,最多只需要3个小时,如果提前做好了准备的话,2个小时就足够了。而一艘万吨级滚装船在简易码头上需要12个小时的卸货时间,而在正规码头上,只需要6个小时的卸货时间。更重要的是,港口里的码头肯定不止一条,而且纵向码头可以同时容纳多艘(最多三艘)货轮同时卸货,这也极大的提高了卸货的效率。

到十日天亮前,已经有两个陆战师的官兵,以及相应的武器装备送上了码头。同时,大批伤员(包括美军的伤员),以及俘虏被送上了散兵船。因为缺少装卸设备,一些受损的重装备暂时没有办法送到滚装船上去,只能等待下一支运输船队到达之后再送回后方进行修理,或者是报废处理。

到此时,攻打圣地亚哥的战斗基本上结束了。弗绍锋没有急于发动新的进攻,主要是他手里的部队都需要休息,而新到达的部队也需要时间去换下其他的部队。十日上午,韩绍锋让一个陆战师去帮助登陆场的工程兵,以及另外两个陆战师的官兵将囤积在登陆场上的物资,设备送到圣地亚哥港,另外一个陆战师被部署到了圣地亚哥外围的防御阵地上,与第33师一起负担防御重任。

接下来的数日之内,随着工程兵将港口里的设施修复,大批运载着作战物资,武器装备的货轮靠上了码头,另外四个陆战师先后上岸。最关键的是,陆战队所需要的重装备,还有弹药物资都陆续到达。另外,还有三个独立炮兵团也在此期间到达。

到了十三日,第三支主要运送作战物资的船队到达。从此时开始,几乎每四天,就会有一支由40到50艘货轮组成的运输船队到达圣地亚哥港,为韩绍锋送来更多的陆战队,以及更多的战斗物资。而当时圣地亚哥港也差不多在四天之内可以接收40到50艘货轮装卸货物。也就是说,港口几乎处于全符合运转状态。到此,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将韩绍锋赶出古巴了!

第二十四卷 海上霸主 第四十六节 陆战队的战斗

早在九日上午,谈仁皓就收到了一封极为重要的情报,美军大西洋舰队正在返回诺福克的路上。

情报部门截获了美军的通信,并且把这份重要的消息及时的发给了罗云冲的战区司令部,随即由雷少卿转发给了谈仁皓。至于情报部门是通过什么手段获得如此重要的情报的,谈仁皓当时还不知道,而且他也有点不相信。九日上午,圣地亚哥的战斗还在继续进行,难道美军在这个时候就决定放弃圣地亚哥,然后让大西洋舰队撤了回去?到了中午,在收到韩绍锋发来的电报,得知被围困在圣地亚哥的美军已经开始撤退的消息之后,谈仁皓这才有点相信情报的真实性,也许大西洋舰队真的准备返回诺福克了。

当天中午,谈仁皓给雷少卿发了回电,要求雷少卿尽快联系情报部门,确认情报的可靠性。很快,雷少卿就发来了电报,表示情报准确无误,情报部门已经做了保证。到这个时候,谈仁皓开始考虑修改舰队的作战行动了。

实际上,在英国战败之后,帝国的情报部门首先控制了设在布莱奇利庄园的“政府密码学校”。这并不是一所学校,而是当时英国最重要的,也是最保密的密码破译单位,直到英国战败,帝国的情报部门才知道英国有这么一个情报破译机构。布莱奇利庄园就在伦敦附近,最初是在得到了部分流亡到英国的波兰人的帮助下成立的,而且早在22年的时候就研制出了一种破译机器。当时,该机构主要就是针对德军的通信电文进行破译,并且有着辉煌的“战果”。比如后来在德国与帝国远征航空兵大规模轰炸英国本土的时候,该机构就多次破译德军的通信电文,掌握了轰炸行动地详细内容,并且做了针对性的部署,不然的话,英国也不可能在大规模战略轰炸下坚持好几年了。

控制了布莱奇利庄园后。帝国的情报人员如获至宝,而且这直接关系到了今后的作战行动,甚至关系到了战后帝国与德国之间的对抗,因此帝国情报部门严格保密,知道“布莱奇利庄园”的人不会超过十个,而且所有参加接管布莱奇利庄园的官兵都被迅速遣送回了帝国本土,安顿在帝国西北部某个秘密军事基地里。随后参加了对英国的破译机器进行研究与修复的人员也都以各种名义被编入了别的部门。反正,当时连薛希岳首相也只知道帝国情报部门有一个很神秘的机构。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机构的实情。

除了英国的破译机器之外,当时帝国情报部门最大的收获就是一份,准确的说是半份没有被销毁的与美国的通信密码有关地文件。帝国情报部门就是利用了这份文件,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