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2/4页)

。”说完,头也不回的径入院门,将那大门一并关上。这僧人的举动,算得上无礼至极,猴哥这暴脾气,居然也不动怒,只是说道:“快点快点,别让师父等的急了。”

宁采臣咂了咂嘴,这事挺出奇的,小白龙笑了,猴哥也不暴躁了。

要说,唐三藏这会儿还真是等得有点急了。

半夜,唐三藏与金光长老静室谈禅,又遇宁采臣,本也算是惊喜之事,他乡偶遇故知。但是一宿未睡,宁采臣走后,他便伏案稍事歇息。待得天明,这“观音禅院”的僧众一合计,便说请他这大唐来的前往西天取经的圣僧,为他们师父做一场法事。

这一请就不打紧,将那满院僧人气了个“一佛升天二佛出世”的,没见过这么玩的。难道大唐朝来的圣僧,就这德行?半夜里还和咱们长老谈禅论道,我们长老走了才几个时辰,你至于不?就在我们这好歹还是菩萨眼下啊,居然和一女子勾勾搭搭?

这事就唐三藏自己说来,就是伏案片刻,有人在外唤他,说是请他为金光“践行”,他便起身。身旁就多了一女子,那静室之门被那晨风一吹,“吱呀”一声也就开了。

唐长老静室偷欢,妙龄女身入虎口。

一干正义值蹭蹭往上冒的小光头,也不知道是羡慕嫉妒恨呢,还是鄙视的心思重一些。事情的解决方案最后是很和谐的,昨晚那火、那急促的冰雨、那被猴哥撞出的大洞,呃,还有宁采臣撞出的那个,无一不在告诉这帮小光头:里面那个打东边来得,你们惹不起……所以,小光头们很客气,很有礼貌的请唐三藏离了禅院。

第二十六章 溪边醉梦

冬日将残。

溪水冲刷着细碎的冰凌,“叮咚”入耳。不知名的灌木倔强在吐露着一丝新绿,挥洒芳华。新绿掩映间,青石如镜,一女子侧坐,白衣胜雪,满头青丝如瀑,流泻其上。

溪畔有一僧,月白僧袍,弯腰,手执金钵,舀了一钵清水,转头递给青石上的女子。

冬日的阳光,还带着三分寒意,从枝桠间,斑驳而下,为那溪边两人,添了几缕别样意味:

闲坐青石之侧,有人手执金钵。

侧有玉女相伴,钵里醉梦流柯。

伴我观今冬残,柯里又梦流年。

残冬漫待春风,年后难存相念。

我勒个去,不至于吧,同志们在百八十里外和那黑山老妖打死打活的,唐三藏你怎么能这样呢……宁采臣回头看了看孙悟空和小白龙两位,你们老大被勾引了,还不上去,解救一把?

那女子接了金钵,就要饮下,似才发现不远处杵了四个围观群众,青葱玉指一点,道:“猴头,还不过来?”眼波流转间,御姐气质散发开了。

在宁采臣稍显呆滞的目光中,猴哥扭扭捏捏地挪着脚步,走了上去。

宁采臣的第一反应是遇上熟人了?第二反应就是冷汗哗啦啦的滴着,这位美女大姐不就是自己念叨了好一会儿的观音大大么。

晨风拂动间,唐三藏一身白袍律动,恍如仙佛。

晨风中,女子一指点上猴哥脑门,道:“胆子变大了哈,跑什么跑?”宁采臣看了看一旁的行李中还未放好的袈裟,就知道猴哥刚才送袈裟过来的时候,已经和菩萨打了个照面,只是不知怎的,一见面猴哥看样子是撒腿就跑了。

唐三藏合什,道:“悟空,你可知这女菩萨来历?”唐三藏静室中一觉醒来,身边多了一绝色女子,心中正犯嘀咕呢,看道孙悟空和这女子好似认识,哪里还不赶紧问问。

这会儿,除了燕赤霞和唐三藏,其余的宁采臣几人都知道眼前的女子是谁了,只是不知道这菩萨为什么没有标明身份。宁采臣心中赞道:僧哥,你这次还真说对了,眼前这位不光是“菩萨”,也还真是个女的……

“喝了。”女子朝猴哥一递手中金钵,道,“路上多灾多难,遇事不来找我不说,今日我到了此处,还敢掉头就跑?”说着还不解气,牙痒痒的想要在猴哥头上敲几下,不过看看一旁莫名其妙的唐三藏,菩萨也敛了火气。

小白龙戏谑道:“五百年前这副德行,五百年后还是死要面子。”小白龙话音刚落,就见猴哥体内一股黑气自丹田逆卷而出,行胸腑,至顶门倒吹而出。宁采臣这才知道黑山老妖玩偷袭那一下子,猴哥并未完全避开。唐三藏自溪中取出的一钵水,显然已经“升级”了。

“你,西行路上多多收敛些脾气,莫将往日性子发散,不然日后由你苦头。”这是给小白龙说的,说的这哥们一张冷脸,变得更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