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了响动。

深夜之中,万物宁静,突如其来的响动自然惊动了正在睡梦中的熊家人,很快就听东院屋子有人叫了声:“谁?谁在外面!”

“别出声。”

袁大海示意钱恩他们不要出声。屋内人侧耳听了一下,有些不放心,起床点上烛火之后披了一件单衣便出来查看,哪知烛光所及,几个东厂的番子正冷冷的朝自己望,不由吓了一跳,失手将蜡烛掉在地上,颤声道:“你们要干什么?”

地上这人大约三十岁的年纪,国子脸,剑眉,长得好像侠客般,但他的反应却和这张脸不相配,明显对袁大海他们十分害怕,眼神中满是惊恐。

袁大海上前将蜡烛捡起,蹲下身去将烛火在这人脸前虚晃一番后,凝声问道:“熊廷弼是你什么人?”

“是…是家父…”因为害怕,这人的声音都有些打结,眼睛被烛光闪得有些剌眼,只好别过头去。

熊廷弼的儿子?袁大海点了点头:“你叫什么名字?”

摄于东厂番子的威名,熊廷弼之子不敢犹豫,小声回道:“小民熊友安。”

袁大海又问:“可有功名?”

熊友安点了点头,后又迅速摇了摇头:“小民是万历四十三年二榜进士出身,不过因家父缘故,现已为一介平民。”顿了一下,见问话的番子将蜡烛拿到一边去了,便扭过脸来慌张道:“敢问几位官爷深夜至此,可是我父出事了?”

袁大海轻笑一声:“你父亲在诏狱里住得挺好,并未出事。”

“那?…”一听父亲并未出事,熊友安悬着的一颗心落下,继而又有些担心起来,东厂这帮人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深更半夜来此定是有什么事情,虽不知是什么事,但可以肯定绝不会是好事,顿时不安起来。

袁大海解答了熊友安的疑惑,开口道:“我们是专程来找你的。”

“找我?”熊友安怔住了,迟疑道:“官爷找小民有何事?”

“汪文言你认不认识?”袁大海并不与他绕圈子,直接进入主题。

一听汪文言的名字,熊友安明显紧张起来,先是一呆,后又很快摇头道:“小民不认识。”

“真的不认识?”

袁大海的目光突然紧紧盯住熊友安,露出凶光:“熊友安,你要清楚咱们东厂是干什么的,如果我们没有查明这事,是不会来找你的!所以我奉劝你一句,你最好考虑清楚是不是该如实回话,否则,哼哼…”言毕,表情瞬间变得十分狰狞,挥手吩咐钱恩等人:“把熊家上下全拘到正堂,他不说,咱们就让他们说!”

闻言,熊友安一个激灵,急得直要哭,忙道:“别,别!…官爷想知道什么,小民都说便是,请官爷们千万不要惊动我母亲…”

屋内这时已经听到有人在小声的哭泣,看样子是熊家人都被惊动了,这会都害怕着。

听了熊友安这话,袁大海自然不会再去为难熊家人,朝钱恩看了一眼,“取纸笔来,他说,你记!”

“是,司房!”

在场几人,数钱恩识字最多,因此身上常备纸笔,以前在街市上巡视时,一应记录都是由他来做的。从怀中掏出纸笔后,打开墨盒,将纸平铺在地,便要记录。

钱恩准备好后,袁大海便直接问熊友安:“我问你,汪文言是不是许诺于你,只要你熊家拿出四万两银子,便可保你爹出狱?”

“这…”

熊友安心中一突,暗道不好,吱吱唔唔的不敢说话。

袁大海哪里能容他犹豫,厉声一喝:“是还是不是!”

“是…是…”

熊友安与他爹熊廷弼真是一个天,一个地,一个胆大如牛,一个却胆小如鼠,当真是将门出了犬子。被袁大海这么一吓,顿时全招了。

“小民是曾找过汪大人,想请他帮我父亲跟朝廷求求情,好让我父亲……”

熊友安所说与袁大海所知基本一样,并无不同,又问了几个细节后,袁大海才让熊友安按了手印,吹干之后,便将熊友安这口供小心的叠起揣进口袋。尔后低头看了一眼十分恐慌的熊友安:

“你父亲熊廷弼犯得可是弃土失地的死罪,因他一人,害了多少大明将士、辽东百姓,你可知道!尔今皇上将他关在诏狱里,却没有拿他问斩,已是你熊家天大的恩赐,你如果再敢私下活动想谋你父出狱,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你这般做,临到终头只能是害了你父亲!”

“我。。。”

熊友安闻言一阵气泄,瘫软在那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