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第四章 苍茫野人山(3)

让常敬斋没有想到的是,这三个僧人并不是来化缘的,而是专门来拜访他的。那个最年轻的和尚把他们的住持迦耶和尚介绍给了常敬斋。这个叫迦耶的住持气宇轩昂,文质彬彬,有着超凡脱俗的气质。他告诉常敬斋,他寺庙的和尚昨天在化缘时途经码头,看到了他非凡的武艺,今天特地来请常敬斋去寺里教授武功。他许诺给常敬斋一份不错的报酬,还望常敬斋能够看在他求贤若渴的苦心面前,答应他的邀请。

山穷水尽之时,突然柳暗花明,常敬斋内心深处有一份压抑不住的欣喜。但常敬斋还是道出了自己的忧虑,他告诉迦耶住持,自己虽然会一些拳脚,但就中国功夫而言,不过是粗通皮毛,怕到寺里误人子弟。迦耶和尚听了常敬斋的话,就慈眉善目地笑了。他说他喜欢常敬斋的这份谦逊,这是东方人特有的美德。他还说自己对中国功夫倾慕已久,知道中国僧人在中国功夫方面贡献突出。“十三棍僧救唐王,不知先生可知否?”迦耶住持问常敬斋道。

“当然知道,”常敬斋点了点头说,“这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迦耶住持回头,对跟在身后的两个年轻和尚说:“中国僧人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能以国家民族为重,这是大义。这方面,值得我们缅甸的僧人好好学习!”

迦耶和尚再次诚心邀请常敬斋,常敬斋同意了,但他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他必须带上大锅头尹家山。

迦耶和尚想了想,同意了常敬斋的条件。他们收拾了简单的行李,跟迦耶住持一行向金塔寺而去。

金塔寺是缅甸著名的大佛寺,也是建筑上堪称典范的佛寺。著名的大金塔,耸立在碧波荡漾的伊洛瓦底江畔,显得安详、大气而又堂皇。佛寺四周,绿树成阴,古木葱郁,气象非凡。金塔寺作为南传上座部佛教也就是小乘佛教重要的寺庙之一,在寺庙的选址、建筑上都独具匠心,充分地体现着小乘佛教强调人空( 无我 )、主张自身解脱的独善立场。金塔寺还充分体现了佛教以“静”为主旨的空间氛围。常敬斋走进寺庙后,体会到的就是这个“静”字。这种静与纽曼庄园那种死寂的静不一样,这是一种有着最高境界的“纯静”,一切都显得安详静穆,在空寂的空间里,无欲体现的就是这份“纯静”。

寺内最雄伟的建筑就是现在矗立在常敬斋面前的大金塔。这个金碧辉煌的大金塔,将常敬斋的目光引向天空,引向空阔,引向迷离而又遥远的高处。金色,这种高贵的色彩在这里不再是华丽,而代表了一种神圣。面对这个塔,人的内心就会变得踏实,变得有了依托。常敬斋自己并不是一个佛教徒,但他在这恢宏的寺院里依旧体会到了神圣。

除了这份神圣,常敬斋还在金塔寺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在常敬斋眼里,这金塔寺的每一座建筑都美不胜收,那些庞大、陡峻的屋顶,那些轮廓丰富的屋面,那些素淡的色彩与浓墨重彩,都那么和谐地体现着感性之美。在这里,佛是神圣的,同样,佛也是亲切的。

迦耶住持带着常敬斋走进了大殿。这个大殿内的氛围是着意渲染的,室内光线昏暗,从门窗到斗拱到处都是彩绘和壁画。一座高大、丰腴、饱满、肃穆、匀称、安详的大佛像立在殿中,修长的眉目,微微上翘的嘴角,不仅显出了佛的伟大与神圣,更显出了佛的慈祥与和蔼。

迦耶住持告诉常敬斋说:“缅甸就是佛教。佛教就是缅甸。在缅甸,如果一个村庄没有佛寺,这个村庄就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村庄。”

大锅头尹家山对佛寺中那些壁画产生了兴趣。那些壁画都是以故事的方式来宣扬善恶报应的,它们描绘的是天堂、人生、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六道”之中的升降沉浮,轮回不已的故事,特别是佛寺上刻绘的白象投胎、树下圣诞、离家出游、禁欲苦修,以及禅坐、降魔、说法与涅�的“释迦八相图”,更是让他看得如痴如醉。连迦耶住持都禁不住称道他有佛缘和慧根。

第四章 苍茫野人山(4)

住在金塔寺内的和尚们,似乎跟常敬斋过去见过的寺院和尚有些不同,他们似乎对政治都有浓厚的兴趣,对佛学都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而不是“当日和尚撞日钟”似的虚度流年。寺院内除了讲经论道,和尚们还聚在一起谈论一些国家大事。形成这样的氛围跟迦耶住持有极大的关系,这个穷经皓首、博学多才的迦耶高僧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忧心忡忡。他是著名的“缅甸佛教青年会”重要的发起人之一,参与了“缅甸佛教青年会”宗旨的制定。他要他手下的僧侣们牢记互相亲睦、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