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部分 (第1/4页)

“嗯?”

“大人,您得为殿下着想。虽然殿下同意您动手。但元老会召开在即。为擒拿区区一个叛贼。出动大军,破坏帝都城内的祥和之气,这恐怕并非殿下所愿。”

罗明海眯起了眼晴。他并非蠢人。事实上,总长已经把同样的意思给他暗示了:帝林骄横跋扈,家族对其的忍耐已经到极限了。如果某天那位骄傲的总监察长突然横死,那么,不会有人追究其死因和凶手的——潜意思非常明白:家族会乐意看到罗明海干掉帝林,但不会插手其中。

这个行动,起码要在表面上看来是一次私人恩怨的报复行动,与家族无关,更与英明伟大的总长殿下无关。但想起妻儿的血仇,怒火已经烧晕了罗明海的头脑了。只要能杀帝林,他已经不顾后果了。

他冷冷说:“本官自有分寸。一切后果。我自己承担。”

林迪站起了身,以同样冷傲的声音回答道:“大人,只怕这不是您能承担的问题。没有总长殿下或者宁殿下的手令,您调动不了中央军。而且,总长殿下绝不会颁发手令给您的。”

两人对视一阵,罗明海愤怒地移开了视线。他闷声说:“那你说怎么办?”

“帝林的仇家众多,他自己也是非常小心,出入护卫多达百人,护卫严密。他的出入时段毫无规律。每天上下班都走不同的路线,而且从不在外饮食进餐,吃的都是自己携带的饭菜——大人,想用突然袭击的法子伏击他,一般情况下绝无可能。”

“这个,不必你说!”

罗明海冷冷地说,他着手的时间比林迪更长,当然知道这点。也正是因为这个,他才选择了出动大军,直接捣毁帝林的老窝。

“一般不可能,却并非完全不可能。”林迪说:“帝林防范得再密,但总长殿下支持我们,这就是他的必败之处!”

“但总长说,不会插手……”

“总长不插手,但暗中给我们点帮助,那还是可以的。帝林行踪不定,诡秘难测,但总长殿下的召唤,他却是不能不到的。比方说——”林迪笑着说,“下官可以肯定,三天后,也就是十二月三十日的晚上,殿下会召帝林去汇报今年的监察厅工作汇总。汇报从晚上九点开始,十二点结束。大人您想,帝林结束了汇报,在这个新年即将到来的深夜,他会去哪里?”

“回家!”

两人同时喊出声来,罗明海兴奋得一下子站了起来,在屋子里急速地走动着。大家都是聪明人,不必林迪说透,他就明白该怎么办了。帝林最棘手的就是他行踪诡秘不定,但现在知道了他的行动,只要在路上埋伏一支伏兵,消灭他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林迪沉声说:“大人,即使知道帝林的行踪,我们仍然不可疏忽大意。帝林的随从护卫大多是好手,听闻他本人亦是一等一的高手,战力不容低估。而且,总长殿下也不希望事情惊动太大,我们动手最好避开中央大街。”

沉浸在兴奋中的罗明海并没有听进林迪的话。他急不可耐的与林迪商量起动手的细节来,在什么地方埋伏,如何安排人堵车,伏兵如何布置,如何突然杀出才能达到最好效果。

商量中,林迪认为,罗明海应该亲自到现场。帝林毕竟是家族的总监察长,一旦他持剑在手坚强抵抗。高声叱骂,这很可能会动摇部下们。罗明海亲自在场坐镇,才能压得住阵脚,而且,这样也可以避免其他不明真相的过路兵马插手这场伏击。当然,他更有一个不便说出口的理由:罗明海亲自到场,世人才能名正言顺的认为,这件事确实是总监察长与总统领的私人恩怨。并无其他阴谋。

罗明海痛快的答应了。因为他也很想亲眼看着这个平生大仇人死去——如果能亲手捅他几刀,那就更圆满了!

为了避免惊动帝林遍布各处的耳目,参与动手的人必须绝对可*,而且不能惊动太大。幸好,作为家族的总统领,罗明海有一个便利,他能以培训,集训,轮调,出差的名义,把自己的亲信从各个部队中调出,悄悄的完成兵力的集结。”

“大人,”林迪毛遂自荐,“下官带有五十多骑兵回来。他们都是跟我多年的老兵,打仗有经验,也都*得住。倘若能为大人助上一臂之力,那是下官的荣幸。”

“大人,”林迪毛遂自荐,“下官带有五十多骑兵回来。他们都是跟我多年的老兵,打仗有经验,也都*得住。倘若能为大人助上一臂之力,那是下官的荣幸。”

在罗明海看来,就人手而言。自己三百多人的敢死队已经是足够充裕了,新加入一伙外人不但没有必要,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