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页)

,登城哗变的兵勇共二百多人,已全部被捕。”

“好生看押着。半夜三更时,全部处死!”御林军官道:“遵命。”

吴三桂沉思片刻,陪笑道:“宋军台,标下求您一个事。”宋喜傲然:“我知道你要求我!甭客气,你只管说。”“那二百多个兵勇,恰恰是宁远卫里最胆大包天、最勇敢善战的人。这些弟兄要是搁在战场上,一个顶十个。”吴三桂说:“他们只是一时激愤才闹事的,如果要因此砍他们的头,实在太可惜啦。”宋喜略带嘲讽地说:“是呀,本将军也替他们心疼。唉,下辈子再上战场吧,这辈子先上刑场。”

吴三桂不顾宋喜的嘲讽,低声说:“标下从军二十年,攒了五万两银子。标下愿意全部孝敬给宋将军,换他们一条活路。”“吴三桂呀吴三桂,你以为御林军都爱财么,本将偏偏不受贿!本将决心已定,遵皇上密旨,将他们全部砍头示众。”宋喜越发显出得理不让人的样子出来。

第五章 平定宁远乱兵(五)

御林军围成一个大圆圈,个个执刀搭箭,如临大敌。数百名闹事兵勇――许多人赤裸着上身,胸膛布满伤疤,被押解进大较场。宋喜一边哼着小曲,一边举盅饮酒,已是微醺。吴三桂入内抱拳:“秉军台,闹事兵勇都已押进刑场,请军台出去向他们宣旨吧。”

宋喜正要起身,又坐下来,沉呤道:“你可以代我宣旨”“那怎么行,标下无权代御林军说话。请,请”吴三桂死拉硬拽地,把宋喜拉出门。吴三桂与宋喜高高立于点

将台上,望着脚下那片怒气冲天的兵勇们。宋喜不由地暗暗心惊。吴三桂:“宋军台,宣旨吧。”宋喜咳几声,欲言又止,陪笑:“还是吴兄请吧,有吴兄说话,他们不敢不听”吴三桂哼了一声:上前宣布:“弟兄们!宋军台奉皇上密旨,未出兵营者无罪,登城哗变者处死。”

兵勇立刻愤怒地吼叫:

――妈的,朝廷骗了我们!

――老子上当了!弟兄们,和他们拼命!

――我们无罪

御林军立刻一片刀箭锵锵,对准了那些徒手兵勇。吴三桂再次逼问宋喜:“军台,请你看看他们眼中的目光,看看他们身上的刀疤,看看他们紧握的拳头,这些人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你真舍得让他们死吗?你不怕他们拼命吗?”宋喜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掉头奔进将军阁。宋喜进阁,抓起酒盅一口饮尽,剧喘。吴三桂跟入,声声逼他:“宋军台,一旦激起兵变,那就是横尸遍地,血流成河。宁远卫数千将士,都会把你看成是死敌。事后,他们会到处追杀你,你躲也躲不开,逃也逃不掉,除非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窝在紫禁城里不出来”宋喜恐惧地:“吴兄,卑职皇命在身啊。不处死他们,卑职无法交差。”吴三桂道:“军台不必全杀,斩几个意思一下就行了。留部分兵勇,令他们今后继续效命沙场。”

宋喜动心了,颤声问:“你要留多少?”吴三桂道:“我只要五十人。”宋喜惊讶:“只要五十人?”

“在下一个也不多要!”“准!杀一百多个闹事者,本将尽可以交差。”宋喜说,“你可以下去选兵了。”

吴三桂却冷笑一声:“标下不选。标下让他们自行淘汰!”吴三桂立于点将台上,朝兵勇大喝:“弟兄们听着,宋军台大恩大德,网开一面。从现在起,勇者活,懦者死,只有最勇猛的战士,才能赦免死罪。弟兄们,天命难违,你们互决生死吧!”

台下兵勇一片议论,个个惶恐不安。围成大圈的御林军也十分紧张。

吴三桂又大喝道:“取兵器来!”兵器库门顿时大开。几个护卫们从楼内抬出一扇门板,门板堆着满满的战刀!

吴三桂大喝:“第一排兵勇听令,上前执刀。”前排兵勇上前,一人拿起一把战刀。

吴三桂再吼:“对阵――”兵勇互相成迎敌状,双双刀对刀,眼瞪眼,准备博杀。

吴三桂再吼:“开战――”兵勇们犹豫着,刀锋在他们手中颤抖

吴三桂厉声喝道:“弓箭手听令,怯战者,立刻乱箭射死!”所有的弓箭手都张弓搭箭,对准场中兵勇。空中传来吴三桂命令:“开战!”兵勇终于群起大叫:“杀!――扑向对方。”

血战开始了,很快,半数兵勇倒地。非死即伤。

吴三桂继续大喝:“第二排兵勇听令,上前执刀,对阵!”第二排兵勇迈过地上的尸体,每人从门板上执起一把战刀,双双列阵。空中传来吴三桂怒喝:“开战!”兵勇们立刻杀声震天,互相以死相博。渐渐地,沙场的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