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部分 (第2/4页)

来议事,看他们的反应再说,能说服一起降夏的就尽量说服,若是说服不了,那就先下手为强。”

懿德琢磨了半天,觉得也只能这么办了,于是便派人把广平知府、同知、通判、邯郸知县、县丞甚至两府捕头一并喊了过来,广平镇那边总兵、参将及唯二的两名带兵把总也被请了过来,当着他们的面,懿德把事情原委一说,还拿出胤祥的手令给他们看,并说胤祥的催粮使正在边上歇息,不相信的话可以请他来当面宣谕。

有了胤祥的手令,当然不用使者再露面了,但是对于这道命令不止有一个人表示反对,认为这是涸泽而渔,就怕到时候粮食没搞到,却逼反广平一府,是乱命;连广平镇总兵多福和参将刘国芳也表示自己无力弹压可能出现的民变;只有广平知府鄂亲哭丧着脸表示,既然是十三阿哥的命令,在大敌当前之际,计算不理解也得办了。

看到不少绷着脸在那琢磨这件事到底有什么蹊跷,懿德便把自己和刘师爷琢磨的那边东西抛出来:“各位大人啊,大清估摸着是不成了,十三爷这也是蒙了死志,大家伙就勉为其难为大清尽最后一次忠心吧。”

此话一出,全场皆惊,广平镇总兵多福磕磕巴巴的问道:“图,懿大人,你没猜错吧,这,这才几天呢,前面就,就垮了?”

“本官也就一猜,信不信由你们自己。”话虽如此,但懿德又抛出一枚重磅炸弹来。“但据本官知道,八爷,八阿哥已经返回京城了。”

嗡的一声,室内就闹开了,虽说都是地方官接触不到中央的事务,但谁都知道,胤禩是受了康熙钦命抵御夏军的,这无旨回京说明什么,还不是说明了前线的情况已经糟糕到极点了,胤禩不得不在彻底崩盘之前逃回去。

鄂亲一边哆嗦,一边说道:“有,有没有可能是皇上对太子爷不满,让八爷回去继任太子啊,这,这样的话,也,也说得过去。”

“不可能!不可能!”懿德还没开口,也算老行伍的多福就抢先否定了。“太子爷主持前线兵事,就是皇上再,再昏聩,也不可临阵换将,更不要此时此刻动摇了太子之位,那,那不用打,大清就完蛋了”

听多福这么一说,在场人顿时面露死灰,是的,不论从解释来看,大清都是完蛋了,那么作为大清臣子的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呢?顿时,室内直接晕过去两个,好在都不是什么紧要人物,于是懿德直接让戈什哈抬到厢房去看着了。

“按道理,大家都是大清的忠臣,大清要是完了,大家都该以死尽忠,这样我也不拦着大家,我这边准备了绳子和毒酒,如果想要用的,跟着武巡捕到隔壁去。”懿德一边说一边看着在座人的反应,结果让他很满意,虽然在场人都是双眼无神,可是各个屁股都似被浆糊黏住了一般,贴在椅子上没有人起身。“当然,现在前面还有十三阿哥挡住,海逆还没有攻来,大家伙还有时间能逃走。”这么一说,很多人的眼睛都活泛起来了。“只是,天下之大,已经没有我辈容身之地了。”

懿德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看着众人:“华夏不会给大清卷土重来的机会,必然穷追猛打,除非各位能抢在夏军到来之前逃到关外去,逃到漠北去,否则就算逃回老家,也会被夏军掘地三尺给找出来的”

懿德说着摇了摇头:“不是我不相信各位能及时逃走,但这兵荒马乱的,难呢!”

广平府同知赵胜芝听着懿德一口一个夏军,一口一个华夏,心中泛起一阵明悟来,于是插嘴道:“藩台大约已经有了主意,我等计拙,还请藩台指点一条生路。”

懿德满意的冲他点点头:“两条路,一个是遁入太行山当野人,估摸着夏军一时半会是找不到你的,另一条路,干脆献城吧!”

室内的声浪再度高涨起来,多福斥责道:“懿大人,我们是满人!”

“满人怎么了?满人就一定要为大清殉葬吗?”懿德反问道。“那多大人,边上有药酒和绳子,刚刚你为什么不选!”

多福一下子哑巴了,看到多福的样子,鄂亲开口道:“懿大人,你能保证咱们降了,夏军就一定给咱们生路吗?”

“能,一定能!”懿德把刘师爷跟他说的那番道理复述了一遍。“现在就看各位大人的了。”

“我!”鄂亲看着懿德那双亮得吓人的眼睛,身子一软。“我选献城。”

懿德再看向多福:“那多大人呢?”

多福伸手去摸腰间,但来议事的时候他穿的是官服,身边根本没有兵刃,一下子失去依仗的他只好神色萎顿的说道:“我也选献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