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2/4页)

级工厂,但就规模而言,丝毫不逊色于红火时期的济南动力机厂。

如今的情况,是民间资金逐渐富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大,重工业厂由于掣肘重重,有销路也生产不出产品,有产品也弄不来材料,四处折腾之后,发现需求方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自己更新换代几近于无……

传统的船用主机制造商,现在要么忙着生产大型船舶主机,要么仍在生产高耗能低水平的老机器,摆出一副爱买不买的形状。

桂江船厂身在中船旗下,不从镇|江船舶设备公司买柴油机,转而寻找国外柴油机,甚至济南动力机厂的柴油机,本身就能说明问题了。

三个人随便的吃了几口饭,就往济南动力机厂赶。

在小胖强烈的建议下,由黄恒丰的司机开雪铁龙,一路风驰电掣,又稳又快。

黄恒丰路上眯着睡了会儿,到了地方睁开眼睛,又是神采奕奕的模样,迈开方步,一副大领导的模样。

就级别而言,人家还真是大领导。早几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还叫六机部的时候,他就是六机部直属局的厅长,现在名字改了,实权却没有丝毫的改变。

陈祖年迎了一下,黄恒丰也不多话,就往里去,小胖碎步跟上。

苏城此时才有机会问道:“黄厂长,你们准备建造的船舶,是什么规格用途的?”

“满排200吨左右,长40米,宽6米, 航速12节以上。”黄恒丰顿了一下,道:“用来给福*建水产厅渔政处做渔政船。”

“渔政船!”苏城刹时间就震惊了。

曾经何时,这就是中国的海军啊!

陆军靠城管,海军靠渔政。唯一让苏城迷惑的地方在于,这个渔政船还真是小啊,200吨能做什么。

似乎真的只能当“渔政船”的样子。

见苏城表情有异,黄恒丰奇怪的问:“怎么了?”

“那个……渔政船,算不算军舰?”

黄恒丰愣了一下,哈哈大笑,道:“这算什么军舰,渔政船是执行渔业任务的船,监督、保护渔船,以前的时候,还做渔业生产指挥船,你就当是渔船里的公安好了。现代军舰,普遍都在3000吨级以上,大的多了。”

苏城暗自腹诽:您有生之年一定能见到比军舰大的多的渔政船。

不过,在80年代末,渔政船的确是很纯洁的,它的执法权限还比不上天*津海关买去的海关巡逻艇。

尽管如此,苏城的海军情结,还是不知不觉的发作了。

黄恒丰走在前面,一无所觉。

一行工人小跑着从身边经过。

黄恒丰轻轻挑起眉头,回过头去,看着他们进入车间。一会儿,又有两名工人,跑出车间,前往另一个车间。

为了工作而奔跑。

有多久没有见到这样的情形了。

黄恒丰不由陷入了沉默。

中船旗下的工厂,其实都不太好过。国内造船业原本就没有发展起来,近些年,又受到日本和韩国的挤压,分外难受。

但是,即使工厂如此难过,中船旗下的工厂,工人们仍然用悠闲的脚步,完成车间到车间的转移。

50年代的造船人精神,似乎已经融入了海水,随波飘走了一样。

“莫非,民企真的比国企强这么多?”黄恒丰有着强烈的危机感。

桂江船厂是做小船的,主要生产巡逻艇、缉私艇、渔政船、以及3000吨以下的货轮、油船和客船。在民企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桂江船厂的订单自然不会少。但是,沿海的小型私人船厂,已经慢慢成长起来了。

那些船厂,如果也能像苏城的济南动力机厂一样拼,黄恒丰自觉毫无胜算。

“黄厂长。”陈祖年唤了一声,打断了黄恒丰的遐想,向他介绍道:“这位是我们190柴油机的设计者,刘秋工程师。”

“你好,刘工程师。”面向普通工人,黄恒丰的态度是很好的,更像是小胖的爹。

刘秋的头发永远都是乱的,油手握了一下,便道:“我来介绍190柴油机吧。”

他是早得到明示了,也没有多余的话。

黄恒丰站了一个视野开阔的位置,边听边观察车间,目光突然定格在了一个普通工件上。

说它普通,是因为工件本身很常见,但它被放置在有机玻璃罩中,又是如此的不普通。

黄恒丰自然而然的走了过去。

只见工件下方,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