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页)

议呢!就像现在的情形。”

若菱觉得她需要花一点时间来消化老人所解的这个梦,毕竟一下子这么多潜意识的东西冒出头来,的确需要一些时间整理一下的。

但是,她还是忍不住向老人诉苦:”我现在有很多强迫性的念头在脑袋裡面盘旋不去,很苦恼呢!怎么样可以停止我们脑袋裡的思想?”

“脑袋裡的思想我们无从控制,”老人平静地说,”我们只能藉由观察它、检视它来转移,我会教你的。”

若菱如获大赦地静静听着。

“记不记得第一次見面的时候,我就让你去观照你的思想?”

若菱点点头。

“看到我们的思想的同时,你就切断了与它的认同,如果你进而检视它的的真实性,你会发现,我们90%的思想几乎都是不正确的。

当你不再盲目地听从脑袋裡的声音时,就是它可以止息的时候了。”老人歪着头想了一下,写下一个名字、电话给若菱。”你去找她,她会教你如何去检视我们思想的真实性。”

想一想,老人又写了一个名字和电话,”她也是很好的体验者,会帮助你渡过目前的难关。”若菱仔细地把老人写的纸条收好。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把注意力带回到当下。因为你如果去看你的思想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所想的东西,不是在过去就是在未来,很少是当下这一刻的关注。”老人很认真地说,”这个时候,如果你把注意力拉回到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上面,比方说如果你在洗碗,你就感受一下水的温度,皮肤和碗盘接触时候的感受,碗盘从油腻到干净之间,你手指触摸它们的感觉变化‥‥等等,就可以阻止自己的胡思亂想。”

“那如果,我当时没有在做什么呢?比方说,坐車、等待的时候?”若菱问的问题都很实际。

“很好,”老人赞许,”那么你就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内在身体,去体验你当时身体各个部分的感受,或者把注意力放在你的呼吸上面。因为你知道吗?”老人停顿了一下,”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是我们的身体和呼吸却永远是在当下的。”

第25章

背负重责大任的脑袋

──检视思想

这次老人介绍的,是一个真正的老师--心灵成长的老师。她接到若菱电话的时候很高兴,建议若菱来參加她的一个工作坊,叫”拜倫凯蒂一念之转”。(注1)

若菱看了一下时间,自己刚好有空,再加上的确想减少和志明碰面的次數,所以就答应了。

到了新店的一个灵修中心(注2),若菱立刻感到很舒服、很松弛,整个中心好像有一股奇怪的氛围,让她有回到家裡的那种温馨和舒适。进教室的时候,其它学生都到了。老师抬头看見若菱,彷佛知道她是谁,给了她一个很温暖的微笑。

若菱看到老师也吓一跳,老师从前也是演艺圈的名人,后来经过婚姻失败等一連串的打击,就销声匿迹了。后来听说她潜心灵修,现在不但生活美满,而且整个人散发着清新、祥和、慈爱的气质,当然,还是美貌依旧。

若菱坐下来,听到老师正在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挑剔很多东西,吃的、穿的、用的、还有自己的亲人、朋友‥‥可是我们却从来不挑剔自己脑袋裡面的思想。它说什么我们就相信什么。”

若菱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真的耶,我们心裡想什么,我们从来不去质疑,一直都信以为真。谁曾经想过自己的思想可能会”欺骗”我们呢?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深信不疑,让它牵着我们的鼻子走。”老师做了一个牛环的手势,套在自己鼻子上,同学都笑了。

“那么,这些思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生下来的时候是空白一片,不会思想的。谁把思想放进我们脑袋裡的呢?”老师站起来,在白板上画了一个人头。这时候,其它同学七嘴八舌地说:父母、老师、电视、社会、朋友‥‥等。

老师点头,然后指着一个同学问:”小时候,你的父母告诉你,你应该要怎么样?”

那个同学瘦瘦的,带着一点忧郁气质,她说:”要聪明、能干。”

“很好!”老师说,然后在人头上面写着”聪明、能干”。

“你呢?”老师指着另外一位唯一的男同学,”父母告诉你,你『应该』要怎么样?”

那个瘦小的男同学说:”勇敢,独立。”

“是,男孩子嘛,应该要勇敢、独立!”老师同意,在人头上又加了些东西。

问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