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前言(1)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的理财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市场上的理财产品不断增多,人们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国内股票市场在2006年走出了史无前例的大牛市,更是激发了人们的理财需求,理财热情空前高涨。很多人在狂热投资股票和基金时,对家庭理财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了过度投资的行为:有的人拿出家中的全部储蓄投入股票市场,甚至拿家里的住房做抵押,融资进行股票投资,全然不顾及家庭的财务风险,一心只想发财;还有一些人对保险缺乏正确的认识,购买了过量的保险产品,导致家庭资产流动性差,收益率低;还有不少人,由于过度负债消费,陷入财务危机;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同理财的本质相悖的。理财的本质是在保证家庭财务安全的基础上,使家庭的整体资产实现长期的保值和增值,理财的目的是使家庭生活幸福。要想消除人们对理财的错误认识和做法,提高人们的理财水平,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加强理财教育。

最近,###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是党中央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示,旨在进一步加大关注民生问题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加强理财教育,正是落实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重要指示,“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条件之一。

从2002年创立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开始,我就一直从事理财教育工作。我认为要使国内的理财市场健康发展,就必须抓好两个方面的教育工作,一个是对理财规划师的教育,另一个是对百姓的理财教育。我一直在试图找到一种适合百姓的理财教育方法,让理财教育远离那些高深的、枯燥的金融知识,让所有的人都能听得懂理财,但总是脱离不开“专业人士”的思维方式,一直没能有所突破。直到2006年8月,这一状况终于得以改变。

2006年8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证券时间》栏目的编导找到我,请我担任《证券时间》的子栏目《理财教室》的首任主讲嘉宾。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是:你讲的理财,一定要让农民朋友都能听懂。这个要求听起来很简单,但对于我这样一个专业人士来说,这个要求其实是非常苛刻的,它意味着我要抛弃原来关于理财的理论观点和表达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观点和表达方式,一句话就是:着眼普及,力求通俗。在随后的3个月里,我开始过上了“苦行僧”般的生活,每天除了睡觉,就是看书、写讲课提纲,再就是跟编导讨论讲课内容。经过了近百日的艰苦努力,在2006年11月正式开机录制之前,我终于在理财理论通俗化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理财就是修水库、打深井、筑堤坝。我将这个观点称为理财的“水库”理论。

2007年1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影响2006—CCTV年度新闻记忆》晚会上,我第一次提出了理财的“五个一工程”理论,具体是:一生恪守量入为出;别让债务缠住一生;永远别想一夜暴富;一夫一妻一个小孩;一生做好一项投资。这一理论提出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也引起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高度重视。从2007年1月开始,我先后在新闻频道的《新闻会客厅》、《实话实说》、《人物新周刊》栏目担任嘉宾,传播理财知识。理财的“五个一工程”理论从此成为国内理财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理论。

前言(2)

在先后提出了理财的“水库”理论和“五个一工程”理论后,我个人的理财理论观点基本上完善了。我开始着手写作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这本书。

前言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理财的观念和方法。这一章是本书的总论部分——理财基础。第一章以理财的“水库”理论为基础,在“修水库、打深井、筑堤坝”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地提出了理财的八字方针:管钱、攒钱、生钱、护钱。其中,管钱是理财的核心,攒钱是理财的起点,生钱是理财的重点,护钱是理财的保障。这个八字方针也就是理财的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本章回答了什么是理财、为什么理财和怎样理财的问题。本章还提出了百姓日常理财认识上的八个误区,希望人们具有正确的理财观。

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本书的个论部分,是以理财的“五个一工程”理论为基础写作的。经过反复的思考后,我在本书中提出了理财的“五个一生”理论。

第二章:一生恪守量入为出。本章主要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