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稍顷一行人上了马车,便往城郊驶去。明华容靠在引枕上,听老夫人一路兴致勃勃地讲那些因果报应的故事,心内不以为然,但面上并不露出。

行到将近正午时分,马车已赶到山脚,沿着为方便帝京仕女贵妇上山而特地开凿出来的缓坡绕行而上。又行得大半个时辰,便到了掩映在青松古柏之间的兰若寺。

打量寺庙旁边的空地上已停了几张马车,老夫人不禁皱了皱眉。小寒拜佛的习惯是她老家特有的习俗,帝京之人甚少挑这个日子来寺里,所以她往年都可以放心地带着女眷们过来,不必提前通知寺庙清场。似今年这般遇别家人撞在一处,还是破题第一遭。

因那马车华贵不凡,老夫人也不好贸然便要求知客僧赶人家走。着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那竟是镇北将军赵家的莫夫人,带着刚回京的儿子过来拜会光如大师。

听说是镇北将军,老夫人更不便要求清场了。但就此回去,又不甘心。知客僧十分机灵,见她迟迟不肯下车,略略一想便猜出了原因,连忙说道:“郭老夫人请放心,莫夫人与赵公子只在前殿盘桓。况且莫夫人已说过,午时过后便走,算算时辰,也差不多了。”

这话听得老夫人顾虑全消,当下先叮嘱明华容戴好面纱,才让净纱搀着自己下了车。

明华容一手搭在垂纱帽檐上,一手扶着落梅,随后下来。落地之后环视四周,但见幽林深寂,掩映着红墙灰瓦,煞是清幽。而寺中隐隐传出的梵唱之声,更是令人如闻天籁,俗尘尽涤。

但她早发誓不再相信这些,目光一扫,便落在之前就停在那里的马车上,看着车厢上汉隶所书的赵字,别有深意地一笑。

这时,明独秀与明霜月也相继下车。瞅准她们往这边走来,明华容故意压低了声音对落梅说话,却又刚好让她们听得见:“赵将军家的莫夫人,便是那日到府上赴宴的诸位夫人之一呢。我记得夫人对她很是殷勤,也不知她到底有什么好。”

落梅跟了明华容这些时日,已渐渐了解这位小姐的性情。见她突然说起从来不提的闲话,又悄悄向自己使眼色,便会意地顺着往下说道:“小姐,您大概不知道,赵将军的小公子刚刚回京了呢。听说这位公子自幼随父在边疆守卫,多次打败胆敢进犯昭庆边境的戎族,是位十分骁勇善战的公子。而且啊,听说他生得十分俊美呢。”

站在一旁的明独秀远远听到这话,心中却大是遗憾:若那天没有后来的事,用不了多久这小贱人就可以亲身消受这位俊美的赵公子了。可惜天不遂人愿,这一门“好姻缘”居然就这么被搅合了。事到如今,自己也没有余力再去谋划此事。平白放过教这小贱人煎熬一生的机会,当真可惜。

明独秀沉浸在扼腕叹惜之中,便没有注意到,妹妹明霜月在听到将军府小公子时便悄悄竖起了耳朵。再听到骁勇善战、面容俊美等语,更是悄然神往起来。

她打小生在尚书府里,所见到的世家子弟少爷大多是自诩风流华贵,实则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偶然有个能舞几招剑式的,便敢自称文武双全。这类少年见得多了,她心里便很看不上他们。加上她又爱偷偷看几本传奇话本,世情小说,不知何时,开始对书中所写的白衣银甲,文武双全的英武少年郎们生出了憧憬。

可惜与明守靖交好的全是书香之家的文官,没有武将。而白家那个在军中任参将的表哥,她又嫌人不够英朗,与她想像的清俊少年相去甚远。总之,自悄悄动念直到现在,明霜月还从未见过一个完全符合她期望的少年郎。

当下听落梅的几句描述完全说到她心坎上,正是她梦中英武少年的化身,明霜月表面一脸冷淡,实则心里早跟猫抓似的痒了起来,只恨不得冲上去抓住落梅,命她多说几句来听听。

可惜,明华容似是察觉到了她们的靠近。目光往这边一瞟,便惊觉失言般向落梅摇了摇头,止住不语。

明霜月心中暗自遗憾,在进入寺庙时,双眼便不由自主总往前殿那边看,巴望那赵小公子现在就出来,好教自己瞧一瞧,这人究竟有没有传闻中那样完美。

但菩萨大概没听到她的心声,直到知客僧引着她们从特地封闭的曲廊走到后殿,她心心念念的人还是没有出现

老夫人根本不知道有个孙女在这清静地里动了绮思,同迎出殿门的老方丈寒喧了几句,便说道:“实不相瞒,这次我是冲着光如大师来的。早听说这位大师佛缘深厚,念力高妙,今年我颇有几桩不顺心的事,想请他帮忙化解化解。”

方丈合什颂了声佛号,道:“郭老施主有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