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第1/4页)

张牧云打的主意不错。可惜的是,就在他和辛绿漪紧赶慢赶,赶到了杭州东北方的临平地界时,却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北方大魔国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忽然从豫州出兵,大军云集豫、荆边境,对荆州摆出决战的态势!

要知道,从战略上而言,南朝现在有两个关键地区。一是天下钱粮之源的扬州部江南地区,另一便是横跨长江中游两岸的荆州地区。从地图上看,如果说东海之滨的扬州是龙头、蜀中一带的梁州是龙尾,则荆州正是腰眼部位。一旦这儿被攻破,则东方扬州和西方梁州就会被一截两断。之后魔国进退两便,溯长江而上可攻梁州,顺长江而下可攻扬州,这两个地方还不能互相救援。一旦变成这局面,则表面占据南方半壁江山的轩辕皇朝,就会陷入首尾不能相顾的窘状。到那时,南朝被各个击破,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这时候哪怕是刚懂事的南朝孩童,只要大人稍一解释,也知道此战对皇朝的攸关程度。

为了应对这场生死攸关的决战,张牧云听说,就在几天前,作为皇朝仅存的最强有效力量,摄政女亲王定国天香公主,已经带着她最亲密的战友,集结重兵开赴荆州战场。以前基本不会同时出现的皇朝精英,比如法力强大的定国公主,道通幽冥的张幽萝,以天玄子、少师、风青夙、龙廷宾等国师和护法为首的护国圣教法师团,以及皇朝中最精锐的御林军、天策军、飞彪军等军团,这时一齐集结,同往荆州御敌。

听到这样的消息,张牧云心底不由升起一股寒意。虽然没有参加朝廷的高层决策朝会,他也从这结果上,判断出故国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当口。张牧云当机立断,立即带着辛绿漪掉转方向,赶往西方偏北的长江荆州一带急赶而去!

如此征尘仆仆,张牧云本来还担心同行的女子会有怨言。谁知道稍一询问,那辛碧奴却甚雀跃。似乎在她眼里,只要自己的仙师一到,什么最强魔国主力,瞬间土崩瓦解!

得知此情,张牧云无奈之余,却也在心中暗想,若自己做生意,像辛姑娘这样的顾客,自是极为优质的。但是现在是去上战场,她这样对自己无条件的信任,好像也管不得什么用……

第十二卷『繁华逐逝水东流』第十章 战鼓震地,荆楚万户成灰

这一次攻击荆州的魔国军队,依旧以沙喀罗的九幽族幽戎营为主。他们从豫州西部和荆州交界处的汝南国、弋阳郡出发,向南绕过绵延数千里的大别山脉,然后兵分三路,沿举水、巴河、浠水南下,直击荆州境内的西陵城和武昌郡。

举水、巴河、浠水,皆从大别山脉流出,几乎平行地向西南荆州地区奔流。沙喀罗统率的这三路大军,北路沿举水直击西陵城,中路和南路目标都是荆州重镇武昌郡,二军呈南北合围之势。

西陵城只是边界小城。纵然西陵城守宁死不屈,在汹涌的九幽召尸大法和黑暗魔炎面前,也只能落得一个城破身死的下场。在突如其来的大军面前,他们甚至没能起到丝毫拖延敌军脚步的作用。此后北路军急速向南,渡过南边的张渡湖,越过武昌郡西北方的来山,与中路军、南路军一道,围攻武昌郡。

长江之滨的武昌郡,乃是荆襄重镇;南朝自然在此囤积了重兵。只可惜,在三股合力的魔族大军面前,重兵把守的武昌郡就如大潮中的一片叶子,连个浪花也没溅起,就被淹没在魔军大潮中。自武昌太守以下,三十七名文武将官以身殉国,两万五千精锐湘兵全军覆没。古往今来的长江重镇武昌,被黑暗魔炎汹涌吞没,不少在千百年战火中都屹立不倒的古迹,这一次没能幸免,尽皆化为灰烬。

为了震慑前进道路上的南朝军民们,亲征的魔国皇帝沙喀罗下令屠城三日。三日不封刀;繁华的荆楚大城就此变为废墟,数十万百姓死于非命。屠杀之后,武昌城中大大小小的河渠,尽被鲜血染成赤红;那种被屠杀中的恐惧之情凝成冲天的怨气,让武昌城的天空在之后的半月里,全都被阴郁的云霾遮蔽。

得知武昌被屠的消息,还在急行军途中的定国公主又惊又怒。她一方面撒出去无数探马,务必探明魔军进军方向,另一方面分出一支精兵,由张幽萝带领,向北方豫州境内的蕲春前进。她选择分兵攻击蕲春,并非这座小城有什么战略价值;唯一的理由,就是它现在是离讨伐大军最近的魔国领地!幽萝临行前,定国公主粉面含威,沉声嘱咐她,此行目的无他,也是屠城!

是的,屠城!屠城向来都是惨无人道之举,为什么素行仁义的正统皇朝公主,也会下达这样惨绝的命令?这都是被对方逼出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