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部分 (第2/4页)

身摔倒。”

朱元璋哼了哼,“再有下次,朕要你们的狗命!”

“还不快给皇上端杯热茶来?”马秀英示意宫人退下,笑着对朱元璋说道:“皇上政务繁忙还抽空来看妾身,妾身感激不尽。妾身的病情已好转大半,皇上勿念,还请皇上也多保重龙体。”

朱元璋便对静立在一旁的道衍说道:“大师悉心医治皇后,功不可没,朕欲赐你为天界寺大僧,你可愿意?”

天界寺是京师三大寺之一,以前叫大龙翔集庆禅寺,洪武初年朱元璋将大龙翔集庆禅寺改名天界寺,位列五山之上,以总辖天下僧尼。

当时为了管理天下僧道,朱元璋在礼部之下设僧录司,管理天下僧寺;又设道录司,管理天下道观。道录司设在朝天宫,僧录司就设在天界寺。

僧录司是正六品的衙门,下设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左右觉义等员职。曾经担任过左右善世的白庵金禅师、宗泐、彝简等高僧,都住在天界寺。换句话说,天界寺就是替皇家代行佛教管理的机关。甚至外国使者来朝贡,都先要在天界寺熟悉朝仪,最后才能择日朝见。因此世人称天界寺为“方今第一禅林”,那实在不是虚夸。

朱元璋提议让道衍入天界寺,便是要给他皇家僧人的待遇,这是莫大的荣耀,鸡鸣寺僧人挤破脑袋也想得到的地位。然而道衍却平静地拒绝了,“贫僧现在别无他想,只想医治好皇后娘娘,贫僧怕担任僧职无法兼顾。”

朱元璋不以为仵,“也好,等你治好皇后,朕再重重赏赐你。”他和道衍一样,明知马秀英的病无法根除,却都还抱着希望,期盼马秀英能活的更长久。道衍愿意专心为马秀英治病,他反而感到高兴。

朱元璋就是来看马秀英有没有受到惊吓,见马秀英一切安好便放下心去忙政务。

赵成眼珠滴溜溜地转,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奴才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这狗奴才有话就直说。”朱元璋刚刚拿起一本奏折,被赵成打搅,有些不高兴。

赵成低头说道:“刚才多亏道衍大师救下皇后娘娘,才没让皇后娘娘摔着。可是竟然有人非议皇后娘娘和道衍大师在大庭广众之下搂抱……”他瞄见朱元璋拿奏折的手握成了拳头,赶紧说道:“奴才已经责罚过那些乱嚼舌根的宫人……不过道衍大师虽然是出家人,但是不是监侍,奴才以为那些宫人可能是因为这样才胡思乱想……”

朱元璋冷冷地喝道:“你不把那些嘴碎的宫人处死还留着干嘛?以后这些事不必禀告朕,直接杀掉!”

“奴才遵旨。”赵成退出大殿,心想又得找几个替死鬼了。梁珉那家伙老跟他作对,就拿他的手下开刀。

朱元璋捏着奏折,再也看不进去,眼前不由浮现出刚才去坤宁宫见到的情形,道衍和马秀英站得非常近,马秀英脸上还带着红晕,甚至见到他进来还露出一丝慌乱,莫非……

不,不,马秀英不是那样的人。朱元璋深吸几口气,告诫自己一定要相信马秀英,况且当时坤宁宫除了马秀英和道衍还有其他人,他们能做什么呢?

想是这样想,然而被赵成种下的怀疑像根草在朱元璋心里疯长,令他心烦意乱。他记得郭惠曾说马秀英以前不肯嫁人是因为有喜欢的人,他刚想叫人传唤郭惠,才记起郭惠已经被他赐死。想了想,他让人把李儿叫来。

第五百四十八章 怀疑两人有私情

李儿猜想过朱元璋会向众人询问今日马秀英差点摔倒的事情,所以她特意倒拭一番,头上的珠翠亮丽而不繁复,脸上的妆容精致而不露痕迹,穿着粉色的萝纱绸裙往大殿里一站,顿时让人耳目一新,仿佛看到一株娇俏绽放的桃花。

然而朱元璋并没有流露出痴迷的神色,毕竟这些早年跟随他的女人皆都韶华已逝,即使打扮得再美丽也比不上那些新进宫水灵灵的小姑娘。况且他召见李儿还有更重要的事,哪有心情去管李儿今天的穿着打扮。

他挥退宫人,问道:“朕听说道衍出家前曾是苏州豪族姚家子弟,你可认识?”

李儿心底微愕,朱元璋怎么没问今天的事先问起道衍的情况来?她小心谨慎地答道:“启禀皇上,实不相瞒,道衍大师出家前的确是姚府大公子,臣妾还在他府上做过一段时间丫鬟。”

“哦?详细讲与朕听。”朱元璋挑眉,显得很有兴趣。

“当年臣妾父亲被人陷害,臣妾走投无路跳水自尽……后来道衍大师出家就把臣妾托付给皇后,直至今日。”李儿从她被救起一直说到道衍带她到濠州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