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4页)

怎么跟齐桓公说。管仲走出门去,外面夜色已深。他得先去见见郑国的那位国务卿叔詹,这个人急切找他一定有什么目的。

深夜会谈

此刻,已经是深夜,我们可以想想这场会晤的独特性,这绝不亚于二战时候任何一场领导人会晤,它也同样将会影响着这一地区的政治稳定和外交方向。如果失去了郑国,就等于中原政局仍然没有在控制之中,那么接下去怎么巩固同盟,怎么去对抗蛮夷,还有那个强大的楚国。权衡于此,管仲敲开了大司马王子成父的府门,叔詹就关在他管辖的大牢里,但管仲自己不好亲自露面去支开狱卒,以免传言出去夜探叔詹,落人口实。

趁着夜色,王子成父领着头,已经支开了狱卒。管仲穿过地下大牢的走廊,来到一扇牢门前。王子成父回头看看仲父,目光闪烁,若有所思。喀嚓!他打开了牢门,然后,把灯笼送进去,转身离开了。

这里一般关押的都是军事犯,罪名大多是违抗军令、临阵逃跑等。寂静,管仲在门口聆听了几秒,推门跨步进去。在昏黄的火光下,牢房的深处坐着一个人,年纪和他差不多,一身郑国的朝服,当时各国的朝服已经不统一了,在闭目养神,他就是叔詹。

叔詹睁开眼睛,看见一个魁梧的中年男子站在他面前,这是两位总理级别的人物第一次见面,就在这样一个地方,达成了后来某个不为人知的协议。

管仲首先很客气地表达久仰之情,叔詹也很激动。这位在目前国际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终于来了,他早就敬仰管仲卓越的治国之策,今日一见,本想讨教一番,但机会难得,首先还是活命要紧。所以,叔詹此刻内心既激动,又充满着崇拜。

“先生,这次来齐国别有他事否?应该不只是为郑国不朝一事吧。”管仲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猜测。如果仅仅是为了楚国威胁郑国,郑国处于齐楚之间两难,要退盟,只需要派一个普通的使者来就可以,何必叔詹自己亲自跑一趟,九死一生呢?

叔詹顿首,简直热泪盈眶地说:“仲父一言即中,叔詹此来别有他事求于仲父。”自己落到这种地步,生死在别人手里,也不好再说“商量”,只能说“求于”。他透过烛光,静静地端详着管仲脸上的表情变化,耳边是牢房里蟋蟀的叫声。

瑟!瑟!

叔詹见管仲一时不语,便坐近一步问:“敢问仲父是否来救叔詹?”

管仲脸色凝固,他自己心里明白,面前这个人口气那么谦卑,必然有什么重要事情相求,如果自己开口问,那么必然要答应,一旦答应,又怕是什么不利的事情,所以就没有开口。现在叔詹又问了另外一个问题,管仲只好开口:“先生乃是郑国的贤良,自然不忍见先生囚于此而安心坐卧于相府。”

叔詹马上起身跪倒在地,恳求:“仲父即来救叔詹,何不成全了叔詹之事,救人救到底,叔詹定终身不忘。”这个国务卿来了一招“苦情计”,又卖了一个关子,要求管仲先答应,自己然后说。他这一跪大有学问,如果管仲不答应,他就这么跪着,如果管仲一去扶他,就代表管仲答应了。

管仲左右为难,心说今天算遇到厉害的人物了,怪不得郑厉公那么自信要弄独立,扶他起来吧,看看他求什么事情?

什么事情呢?周王室的事情。《左传》庄公十九年传记载:“初,王姚嬖于庄王,生子颓。子颓有宠,蒍国为之师。及惠王即位,取蒍国之圃以为囿。边伯之宫近于王宫,王取之。王夺子禽、祝跪与詹父田,而收膳夫之秩”。意思是说上上一任的周庄王有个妾生了一个儿子叫子颓,周庄王很宠爱他,让蒍国做了他的老师。后来,周庄王的孙子周惠王即位,抢了子颓的老师蒍国的园子养自己的禽兽,又抢了大夫边伯的房子和大夫子禽、祝跪、詹父的田地,五个人都是先王的老臣,这是去年以前的事情。郑国离洛阳近,所以,叔詹打听到了一些消息,听说这几个人可能要谋反,聪明的政治家都是能预料一些事情,做好了准备,就容易得利。

叔詹吐出了请求:“倘若西面周王室有事,请此功让于郑国及叔詹?日后,郑厉公老矣,叔詹定奉新君东面事齐。”叔詹想做个交易,把周王室那边的事情让给他,他一旦平定周王室之乱,那么自己的地位与日俱增,在郑国就像以前的顾命大臣祭仲那样有权威。但是,他必须求得齐国那边的同意,否则,周王室一旦叛乱,齐国必然插手,那么郑国就吃不着肉,他也吃不着肉。

此刻的管仲是不知道周王室内部发生的这些事情,周王收回老臣的园子都是小事情,况且齐国离洛阳很远,听不到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