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3部分 (第2/4页)

祭祀天地那天发动叛乱,流放登州,刚出京城,便杀死了他。命令镇宁节度使郑仁诲到邺都进行安抚,郑仁诲贪图王殷家产,擅自杀死王殷的儿子,并将他的家属迁到登州。

'43'唐祠部郎中、知制诰徐铉言贡举初设,不宜遽罢,乃复行之。

'43'南唐祠部郎中、知制诰徐铉进言贡举制度刚开始设立,不应马上停止,于是又实行。

先是,楚州刺史田敬洙请修白水塘溉田以实边,冯延己以为便。李德明因请大辟旷土为屯田,修复所在渠塘堙废者。吏因缘侵扰,大兴力役,夺民田甚众,民悉怨无诉。徐铉以白唐主,唐主命铉按视之,铉籍民田悉归其主。或谮铉擅作威福,唐主怒,流铉舒州。然白水塘竟不成。

在此之前,楚州刺史田敬洙请示修理白水塘灌溉田地来充实边疆,冯延己认为有利。李德明因此请示大力开辟空旷土地作为屯田,修复当地已经埋没废弃的灌渠水塘。官吏乘机侵扰百姓,大兴徭役,夺取民田很多,百姓忧愁,怨恨无处诉说。徐铉将情况禀报南唐主,南唐主命令徐铉检查视察,徐铉没收官吏所侵吞的民田全部归还原主。有人进谗言说徐铉擅自作主,滥施恩威,南唐主发怒,将徐铉发配舒州。这样白水塘终于没能修成。

唐主又命少府监冯延鲁巡抚诸州,右拾遗徐锴表延鲁无才多罪,举措轻浅,不宜奉使。唐主怒,贬锴校书郎、分司东都。锴,铉之弟也。

南唐主又命少府监冯延鲁巡视安抚各州,左拾遗徐锴上表弹亥力冯延鲁没有才能却有许多罪行,举止轻浮浅薄,不适宜奉命出使。南唐主大怒,将徐锴贬为校书郎、分司东都。徐锴是徐铉的弟弟。

'44'道州盘容洞蛮酋盘崇聚众自称盘容州都统,屡寇郴、道州。

'44'道州盘容洞蛮酋长盘崇聚集部众自称盘容州都统,屡次侵犯郴州、道州。

'45'乙亥,帝朝享太庙,被衮冕,左右掖以登阶,才及一室,酌献,俯首不能拜而退,命晋王荣终礼。是夕,宿南郊,疾尤剧,几不救,夜分小愈。

'45'乙亥(二十九日),后周太祖祭祀太庙,穿戴衮衣冠冕,由左右人搀扶着登上台阶,才到一室,刚斟酒进献,便低下头不能行拜而退下令,命令晋王郭荣完成祭祀。当晚,住宿南郊,病情格外加重,几乎没救了,夜半时稍有好转。

显德元年(甲寅、954)

显德元年(甲寅、公元954年)

'1'春,正月,丙子朔,帝祀圜丘,仅能瞻仰致敬而已,进爵奠币皆有司代之。大赦,改元。听蜀境通商。

'1'春季,正月,丙子朔(初一),后周太祖到圜丘祭天,仅能抬头瞻仰表示致敬而已,进献酒爵、奠放币帛都由有关官员代劳。宣布实行大赦,改换年号。同意后蜀在边境通商贸易。

'2'戊寅,罢邺都,但为天雄军。

'2'戊寅(初三),撤销邺都,只设天雄军。

'3'庚辰,加晋王荣兼侍中,判内外兵马事。时群臣希得见帝,中外恐惧,闻晋王典兵,人心稍安。

'3'庚辰(初五),晋王郭荣加官兼侍中,管理京城内外兵马事务。当时群臣很少能见到后周太祖,所以朝廷内外惊恐害怕,听说晋王掌管军队,人心渐渐趋于平静。

'4'军士有流言郊赏薄于唐明宗时者,帝闻之,壬午,召诸将至寝殿,让之曰:“朕自即位以来,恶衣菲食,专以赡军为念;府库蓄积,四方贡献,赡军之外,鲜有赢余,汝辈岂不知之!今乃纵凶徒腾口,不顾人主之勤俭,察国之贫乏,又不思己有何功而受赏,惟知怨望,于汝辈安乎!”皆惶恐谢罪,退,索不逞者戮之,流言乃息。

'4'军队将士中有流言说郊祀的赏赐比后唐明宗时少,后周太祖闻悉,壬午(初七),召集众将到寝殿,责备说:“朕从即位以来,节衣缩食,专门把保证军队供给放在心上。国库的积蓄,四方的贡献,除去供应军队之外,很少有剩余,你们难道不知晓!如今却纵容凶恶之徒乱说,全然不顾念君主的勤勉俭朴,体察国家的贫穷匮乏,又不想想自己有什么功劳而接受赏赐,只知抱怨,你们于心能安吗!”众将都惶恐告罪,退下,搜索军中不逞之徒立即杀戮,流言蜚语于是平息。

'5'初,帝在邺都,奇爱小吏曹翰之才,使之事晋王荣;荣镇澶州,以为牙将。荣入为开封尹,未即召翰,翰自至,荣怪之。翰请间言曰:“大王国之储嗣,今主上寝疾,大王当入侍医药,柰何犹决事于外邪!”荣感悟,即日入止禁中。丙戌,帝疾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