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部分 (第2/4页)

年杂犯流人亦与之俱毙。太后颇知其滥,制:“六道流人未死者并家属皆听还乡里。”国俊等亦相继死,或得罪流窜。

'10'有人告发岭南流放人员谋反,太后派遣司刑评事万国俊代理监察御史前往查问。万国俊到达广州后,召集全部流放人员,假传太后命令让他们自尽。流放人员呼喊着不服罪,万国俊将他们驱赶到河边,全部斩首,一个早上就杀死三百多人。然后伪造他们谋反的罪状,回来上报,同时还对太后说其他各道的流放者,也一定有怀恨而谋反的,不能不及早清除掉。太后高兴,提升万国俊为朝散大夫、行侍御史。太后又派遣右翊卫兵曹参军刘光业、司刑评事王德寿、苑南面监丞鲍思恭、尚辇直长王大贞、右武威卫兵曹参军屈贞筠都任代理监察御史,到各道审查流放人员。刘光业等因万国俊多杀人受到奖赏,争相仿效他。刘光业杀死七百人,王德寿杀死五百人,其余少的也不少于一百人,早年的各种罪犯、流放人员也一同被杀。太后也颇知滥杀的情况,因此下令“六道流放人员未死的连同他们的家属,都准许返回家乡。”万国俊等也相继死去,或获罪流放。

'11'来俊臣诬冬官尚书苏,云在魏州与琅邪王冲通谋,夏,四月,乙未,杀之。

'11'来俊臣诬告冬官尚书苏,说他在魏州时与琅邪王李冲串通谋反。夏季,四月,乙未(疑误),他被处死。

'12'五月,癸丑,棣州河溢。

'12'五月,癸丑(二十五日),棣州河水泛滥。

'13'秋,九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13'秋季,九月,丁亥朔(初一),出现日食。

'14'魏王承嗣等五千人表请加尊号曰金轮圣神皇帝。乙未,太后御万象神宫,受尊号,赦天下。作金轮等七宝,每朝会,陈之殿庭。

'14'魏王武承嗣等五千人上表请求太后加尊号为金轮圣神皇帝。乙未(初九),太后到万象神宫,接受尊号,赦免天下罪人。朝廷制作金轮等七宝,每次朝会,都陈列在殿庭。

庚子,追尊昭安皇帝曰浑元昭安皇帝,文穆皇帝曰立极文穆皇帝,孝明高皇帝曰无上孝明高皇帝;皇后从帝号。

庚子(十四日),朝廷追尊昭安皇帝为浑元昭安皇帝,文穆皇帝为立极文穆皇帝,孝明高皇帝为无上孝明高皇帝;皇后的尊号与帝号相同。

'15'辛丑,以文昌左丞、同平章事姚为司宾卿,罢政事;以司宾卿万年豆卢钦望为内史,文昌左丞韦巨源同平章事,秋官侍郎吴人陆元方为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臣源,孝宽之玄孙也。

'15'辛丑(十五日),朝廷任命文昌左丞、同平章事姚为司宾卿,罢除相职;任命司宾卿万年人豆卢钦望为内史,文昌左丞韦巨源为同平章事,秋官侍郎吴人陆无方为鸾台侍郎、同平章事。韦巨源是韦孝宽的玄孙。

延载元年(甲午、694)

延载元年(甲午,公元694年)

'1'正月,丙戌,太后享万象神宫。

'1'正月,丙戌(初一),太后在万象神宫祭祀。

'2'突厥可汗骨笃禄卒,其子幼,弟默啜自立为可汗。腊月,甲戌,默啜寇灵州。

'2'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笃禄去世,他的儿子年幼,他的弟弟阿史那默啜自立为可汗。腊月,甲戌(十九日),阿史那默啜侵扰灵州。

'3'室韦反,遣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击破之。

'3'室韦反叛,唐朝派遣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击败他们。

'4'春,一月,以娄师德为河源等军检校营田大使。

'4'春季,一月,朝廷任命娄师德为河源等军检校营田大使。

'5'二月,武威道总管王孝杰破吐蕃论赞刃、突厥可汗子等于冷泉及大岭,各三万余人,碎叶镇守使韩思忠破泥熟俟斤等万余人。

'5'二月,武威道总管王孝杰在冷泉及大岭打败吐蕃论赞刃、突厥可汗子等各三万多人。碎叶镇守使韩思忠打败泥熟俟斤等一万余人。

'6'庚午,以僧怀义为代北道行军大总管,以讨默啜。

'6'庚午(十六日),朝廷任命和尚怀义为代北道行军大总管,以讨伐阿史那默啜。

'7'三月甲申,以凤阁舍人苏味道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李昭德检校内史。更以僧怀义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以李昭德为长史,苏味道为司马,帅契明、曹仁师、沙吒忠义等十八将军以讨默啜,未行,虏退而止。昭德尝与怀义议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