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部分 (第2/4页)

不利而被迫后退。邺城百姓出来观战的有数万人,行军总管宇文忻说:“形势已经到了危急关头!我要用诡诈的战法击败敌军。”于是先射击观战的百姓,这些人纷纷逃避,互相推搡践踏,呼声震天。宇文忻于是大声喊道:“叛贼失败了!”韦孝宽的军队很快士气重振,乘纷乱之机发起进攻。结果尉迟迥的军队大败,退保邺城。韦孝宽指挥军队包围了邺城,李询与安思伯代郡人贺娄子干首先登上城头。

崔弘度妹,先适迥子为妻,及邺城破,迥窘迫升楼,弘度直上龙尾追之。迥弯弓,将射弘度,弘度脱兜鍪,谓迥曰:“颇相识不?今日各图国事,不得顾私。以亲戚之情,谨遏乱兵,不行侵辱。事势如此,早为身计,何所待也?”迥掷弓于地,骂左丞相极口而自杀。弘度顾其弟弘升曰:“汝可取迥头。”弘升斩之。军士在小城中者,孝宽尽坑之。勤、、东走青州,未至,开府仪同大将军郭衍追获之。丞相坚以勤初有诚款,特不之罪。李惠先自缚归罪,坚复其官爵。

崔弘度的妹妹早先嫁给尉迟迥的儿子为妻,待邺城被攻破后,尉迟迥计穷,登上城楼,崔弘度径直从龙尾道追上去。尉迟迥弯弓搭箭,准备射崔弘度,崔弘度摘下头盔对尉迟迥说:“还认识我吗?今日我们各自都是为了国事,不能顾及私情。念我们有亲戚之情,特地遏制住乱兵,不许对您侵犯欺侮。现在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您应该早为自身考虑,还等待什么呢?”尉迟迥投弓箭于地,尽情大骂左丞相杨坚,然后自杀。崔弘度对弟弟崔弘升说:“你可取下尉迟迥的头颅。”于是崔弘升将尉迟迥斩首。在邺小城中的尉迟迥士卒,都被韦孝宽活埋。尉迟勤、尉迟与尉迟向东逃往青州,还没有到达,就被开府仪同大将军郭衍率兵追上抓获。丞相杨坚因为尉迟勤开始时曾诚心归顺自己,特下令不予问罪。李惠在尉迟迥失败前就自动回去请罪,杨坚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和爵位。

迥末年衰耄,及起兵,以小御正崔达拿为长史。达拿,暹之子也,文士,崐无筹略,举措多失,凡六十八日而败。

尉迟迥晚年衰朽昏愦,起兵后任命小御正崔达为大总管府长史。崔达是崔暹的儿子,一介文士,没有计谋方略,举动处置多有失误,所以尉迟迥起兵才六十八天即告失败。

于仲文军至蓼堤,去梁郡七里。檀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而伪北,让不设备;仲文还击,大破之,生获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进攻梁郡,迥守将刘子宽弃城走。仲文进击曹州,获迥所署刺史李仲康。檀让以余众屯成武,仲文袭击,破之,遂拔成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至金乡,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以为檀让,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诸将多劝屠其城,仲文曰:“此城乃毗罗起兵之所,当宽其妻子,其兵自归。如即屠之,彼望绝矣。”众皆称善。于是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设伏击之,毗罗众大溃,争投洙水死,水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斩毗罗,传首。

北周河南道行军总管于仲文率军进至蓼,距梁郡只有七里地。檀让拥有军队数万人,于仲文以羸弱之师前去挑战,然后佯装败退,檀让由于胜利而不再设防;于仲文率军杀回,大败檀让的军队,俘虏五千余人,斩首七百级。于仲文接着进攻梁郡,尉迟迥的守将刘子宽充城逃走。于仲文又进攻曹州,俘虏尉迟迥所委任的刺史李仲康。檀让率领残余部队屯守成武县,于仲文率军袭击,再一次打败檀让,攻克成武城。尉迟迥的将领席毗罗有兵十万,驻扎在沛县,准备进攻徐州。席毗罗的妻儿在金乡,于仲文派人假扮成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主徐善净说:“檀让明天午时来金乡,传达蜀公尉迟迥的命令,并赏赐将士。”金乡人都很高兴。于仲文就挑选精兵,打着尉迟迥的旗号,兼程前往。徐善净望见,以为是檀让,出城迎接。于仲文乘机令人拿下徐善净,于是夺取了金乡城。众将领多劝于仲文屠杀该城兵民,于仲文说:“此城是席毗罗起兵的地方,我们应当宽待他们的妻儿,这样他部下的官兵就会自动归降。如果我们屠杀了他们的妻儿家属,他们就会彻底绝望。”大家都赞成于仲文的主张。于是席毗罗依仗着优势兵力来逼近官军,于仲文设下埋伏,纵兵出击,席毗罗的军队惨败,部下争着投洙水而死,以至洙水被堵塞不流。于仲文俘获了檀让,用槛车押送京城,杀了席毗罗,传首级到长安。

韦孝宽分兵讨关东叛者,悉平之。坚徙相州于安阳,毁邺城及邑居。分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