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2/4页)

人品极好,酒品也是极好。

喝醉了便会沉沉睡去,真真是极好的。

至于方才那一番话……

嗯,等他下回没喝醉的时候,再让他重复一遍好了。

她顺手取过一封军报,细细翻阅着。往日里三分钟能看完的文书,今日足足看了小半个时辰。

滑州的水已经退了大半,肆虐的洪流正往北而去。千里黄泛区,千里无鸡鸣。燕京的旨意已经一道接一道地传了下去,开仓赈灾、安置流民……大宋最最完备的文官体系,终于在此时转动了起来。心忧天下、胸怀苍生,似乎是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所共有的品质。

虽然这些文官在战场上只会拖后腿,但是在别的事情上,却是极其优异的。

赵瑗搁了文书又细细想了一会儿。此去滑州,赈灾只是一个目的,她其实最想的,是永绝黄河水患,令这条千万年奔涌不息的母亲河,永远服服帖帖地东流入海。

可是,这谈何容易?

她静静地坐着想了片刻,却始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怀中少年的呼吸极为沉稳,透着醺然酒意,也有些微微的烫。她听着听着,竟然也忍不住跟着他的节奏呼吸起来。

……肯定是有什么地方坏掉了!

……好像自从认识他以来,她总会感觉自己有某个地方坏掉了。

赵瑗苦恼地坐了片刻,直到接近正午,她的将军才悠悠转醒。酒醒之后的将军阁下忽然变得有些拘谨,只扶着她的额头轻轻吻了一下,便起身下了马车,一路策马狂奔。

帝姬殿下无力扶额。

一出朔州,紧接着便进了代州境内。

西军的汉子们一进代州,即刻便开始狼嚎起来,一个个撒丫子朝家里奔去。这些精。猛的汉子们,倒有大半是代州出来的。种沂微笑着下了马,领着赵瑗直往他府上走去。

种家是世家大族,本家府邸就在代州最大的城市中最繁华的地段里。

一路走去,只觉得这座西北重镇被管理得极好。虽然抵不上汴梁夜夜笙歌,却已经繁华得有些不可思议。赵瑗与种沂一并牵着马,在一处颇为肃穆的府邸前停下了脚步。

种沂微不可察地皱起了眉头。

赵瑗走上前去,轻轻握住了他的手。她也已经感觉到有些不对了。虽然这座城池异常繁华,但在这座威严肃穆的府邸旁边,却安静得有些不可思议。

种沂慢慢地走上前去,握住门上铜环,轻轻敲了三下。

笃、笃、笃……

朱漆大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位佝偻着背、瘸了一条腿、却全身上下都透着凛然杀意的老仆探出了头。猛然瞧见种沂的一瞬间,老仆扑通一声跪下了,抱着种沂,嚎啕大哭。

“少郎君啊——”

“种家未曾绝嗣,未曾绝嗣啊——”

“天佑种家,天佑……”

老仆的话尚未说完,朱门便缓缓地朝两边全开了。极目所见,满是大片大片的白。灵幡、白烛、寿衣、棺椁……一位全身素白的中年妇人缓缓走了出来,望着种沂,先是惊愕,再是狂喜,最后上前两步似乎想要抓住他,最终只是捂着口唇,呜呜低泣起来。

“大……嫂……”

种沂艰难地开口,又艰难地望着府中满目的白,几乎说不全整个句子。

“为……何……”

妇人泪眼朦胧地看着他,一字一字、极为艰难地说道:

“三月之前,白河沟一役,种家满门,力战身陨。”

“西军折损大半,血染长河……”

“但终究是……终究是,将西夏人,拦在了万里黄沙之外……”

“我们都以为你也……”

三月之前,恰恰是宋军西出太行山、横扫燕云的时间。

“西夏王得了金帝旨意,要在西边拖住宋军的后腿。夫君想着,收复燕云乃是不世之奇功,拼死也要将西夏人拦在国门之外。此后父亲力战身陨、夫君力战身陨、七弟九弟十五弟十六弟力战……身陨,连我的奚儿也……后来大家杀红了眼,都说种家子当战死沙场之上,便……”

她说不下去了。

那场令天地变色日月无光的战争里,种家的男人们,都死光了。

据说军报上只有轻描淡写地两个字:惨胜。

据说这封军报只是被搁在赵佶案头呆了一小会儿,甚至连枢密院里,也没溅出多少水花来。

据说大家都习惯了战场上的全军覆没,先是杨家,再是种家,其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