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页)

便饭。在一个更加踌躇满志的世界上,虽然会有更多的对手和蛊惑人心的领导人,但同时也会涌现更多致力于维护和平的谈判家和地区领袖。如果这一方面能够得到有效地组织和鼓励,我们生活的世界必将成为缔造和平的更佳场所。

多数大国都与美国有着某些共同利益和理想,这些共有动力应当能够推动世界朝着更加稳定和繁荣的方向前进。真正的危险仍然是:美国的作用有可能不到位,从而引发更大的混乱和不稳定;要么就是美国的手伸得太长,使其他国家深恶痛绝并进而自行其是。对于维护全球稳定来说,管理美国的政治和军事权力仍然是最为重要的任务。美国必须为世界提供能解决重大问题的规则、制度和服务,同时在国际体系中给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大国)留出更大的空间。

几十年来,美国并没有真正发挥这样的领导作用,但法国、英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同样没有做到。欧洲也迟迟不愿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组织移交权力,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与美国一样小心翼翼地捍卫着国家主权,而且往往是过之而无不及。无论这种局面是由谁造成的,在经济、能源、气候变化、疾病、毒品、移民以及其他许多问题上,如果我们不能找到完善和加强全球合作的规则和制度的有效途径,世界就将经历更多的危机,各国政府的应对措施也将更加盲目,特别是会更加不及时、不到位。如果世界大国无法深入而持久地开展合作,我们就不可能不伤元气地摆脱此次危机。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上携手合作,请设想一下这将为各方带来多少机遇。请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朝着这一方向制定了新的规则,从而使非同寻常的全球化进程和经济增长持续下去,并进一步向全球社会的各个角落延伸,那么,穷人中最赤贫者的生活和医疗水平将会得到改善,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发挥出自身的潜能。

假如我们真的携手摆脱了此次危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穷无尽的机遇。世界经济为所有地方的人都展现了过上体面生活的美好前景;通信技术使我们能够相互了解、相互学习,这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进步;政治合作则能够遏制大国争夺的冲动。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人们每天都在做着令人拍案叫绝的事情。现在该是各国政府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探索新型合作模式,以展现人类聪明才智的时候了。奥巴马和当代各国领导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创建一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从而为我们在各方都深受其害的重大共同问题上开展真正而有效的全球合作创造条件。这是21世纪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个新的架构一旦建立起来,世界和平、发展和自由就有保障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中国的苏醒(1)

美国人也许对“美”赞不绝口,但真正能令他们为之震撼的是“大”。想想如下事物便一目了然: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加利福尼亚的红杉树、纽约的中央大车站、迪士尼乐园、运动型多功能汽车、美国军队的建制、通用电气公司、麦当劳(奶酪)双层汉堡和超大杯拿铁咖啡。欧洲人崇尚复杂精妙,日本人偏爱小巧玲珑,美国人则青睐气势磅礴,对超大规模更是情有独钟。

这也正是中国令美国忧心忡忡的原因所在。中国是这样一个国家:其庞大的人口规模就使美国相形见绌。中国的人口有13亿,多达美国的4倍。100多年来,美国的传教士和商人一直踌躇满志,幻想着要拯救10亿人的灵魂、消除20亿人的腋臭,但这始终也不过是做梦而已。中国是很庞大,但却相当贫穷。赛珍珠的畅销书《大地》(The Good Earth)(后来改编成了戏剧和电影)是这样描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的:疲于奔命的农民、欲壑难填的地主、饥荒和洪水、瘟疫和贫困,一幅农业社会的惨淡景象。

拿破仑曾经说过(也许是他人杜撰的)一句名言:“让中国沉睡吧,因为它一旦醒来,世界将为之震颤。”中国似乎就是按照拿破仑的指令,昏昏沉沉地睡了将近200年,成了供列强争雄的俎上之肉。历史上,日本曾经对中国亦步亦趋。但在20世纪的一段时间内,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日本在战场上都强于中国。

中国的苏醒使其国内经济和政治局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崛起的中国在融入世界的同时也被世界改造着。从广义上说,后美国世界受“全球化”和“民族主义”这两大力量的支配,中国目前也正不遗余力地在这两大力量之间进行调和。一方面,经济和技术上的竞争压力迫使中国融入世界,但同时也会造成国内的裂变和社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