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 (第1/2页)

*

知了声声嘶鸣,柳叶缱绻无力。

胥长陵松开怀抱的手,再拨开温西额头润湿的碎发,眉头轻皱不散。

温西抬头:“师父。”

有侍者迈步急促而细碎的脚步低头而来,“回禀摄政王,虞城督使陈然来拜。”

胥长陵垂下手,微微整理了心绪。

温西眨眨眼。

胥长陵只道了一声:“等我。”

温西看着他衣袍翩飞的背影,忽地狡黠一笑,窜上了花园中葱郁的古木,枝叶摇曳,碎光如金洒下,她跳上了枝干,又翻到另一株枝叶,如同松鼠般快速而轻盈,目光一直跟着胥长陵的身影。

胥长陵进了一座宫殿,外面守着好些侍卫,温西伸着脖子远远看着,见那殿外的门边候着一名少年,不似这几日她所见的那些尖声细气的宦者,也不似那些黑面凛然的侍卫,倒颇为文弱,素白衣衫,盈盈玉冠,在行宫暗沉而巨大的廊柱一旁,如同芝兰玉树一般静寂。

温西盯着他,盯了许久,眼睛不曾挪开半分,似乎有个记忆之中的身影,也拥有这般不染尘埃的纤细,她的心忽然又痛了一下,不由地握紧了心口。

殿内出来一名侍者,同那少年说了什么话,少年整理整理衣冠,抬步随那侍者入了殿中。

温西的手指紧紧扣着攀爬着的枝干,指尖几发白。

倾月殿中,胥长陵打量着这才进门的少年,少年虽有惶恐,却并不失仪,一直浅低头颅,双手垂置身侧。

“犬子右安,未曾弱冠,随桐泉书院向誉先生习学,尚且有不明之志,今蒙摄政王传召,诚惶诚恐。”陈然拜下,扬手指着陈右安,心中有些惴惴之意,不知道胥长陵忽然要见他儿子是为何。

陈右安亦低头行礼,胥长陵的目光从头至尾将他扫了一遍,随后笑了笑,道:“督使为官一方,治下清平,孤王见虞城内外无饥馁之患,百姓往来皆从容姿态,街巷可闻书声朗朗,市贩交易井然有序,来日秉明女皇,可授大人嘉奖为官表率。”

陈然几次拜见胥长陵,从不见他如此可亲,那原本有些提起的心又放了些回来,本来听说几日前摄政王在虞城外遇袭,他唯恐被问责,几日间派了数人来往侦察警戒,不敢有半分掉以轻心,此番听见与那事无关,松了口气之后忙道:“不敢,不敢,不过下官为官本分。”

胥长陵倚靠椅背,手中拈着一枚细折扇,将着食指点了点乌木扇骨,不经意地问道:“孤王曾见城内赏湖之中搭设景台彩架,不知道为何又拆了?”

陈然一愣,那本是为贺节庆搭建,虞城旧俗,庆贺年过一半的六月节令罢了,因着摄政王遇袭,虽不曾大张旗鼓,据在长蛇谷探查的人回报,那一处已经被打扫的十分干净,连一滴血都不曾留下。摄政王不曾提起只言片语,陈然也不敢问及半个字,但终究此事悬在了他心中,六月节往常热闹繁华,如今摄政王与长公主皆在虞城之中,陈然身为一城长官,深怕再出意外,故而令今年不必再贺节。

因见胥长陵问起,陈然只得道:“节庆时城中多闲杂人等,恐惊摄政王与长公主銮驾。”

胥长陵笑了笑,道:“孤王久已不见市井繁华,想必长公主也是愿去瞧一瞧民间热闹。”

这……陈然暗道了一声苦,还是赶紧应下了。

胥长陵又看向陈右安,陈右安又低头,他笑问道:“不知道这节庆有何热闹之处?不如请公子为孤王说解说解。”

陈右安便道:“回禀摄政王,六月暑夏,正有邪祟之时,古时便日夜熏烟驱虫之俗,因恐烟火失控,故而虞城之中,每年的驱晦放火,皆在赏湖之中搭设彩台,百姓纷纷投入纸虫绢蛇等物,寓意驱凶辟邪。再有,湖边岸上各庙宇道院之外,各有庙会,其中杂耍小食玩意等等多不胜数,虽不稀奇,倒也热闹,不逊于上元中元时节。”

胥长陵听得有些若有所思,陈右安年少,本有在王驾之前一展才华的志气,不想摄政王只问这六月节的热闹,也不考他学问,也不问他才华,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胥长陵便没有再说话,只是令这父子二人可退下。

陈然带着陈右安出了大殿,走在出宫的步道上,陈然想着既然摄政王要看虞城中节庆的热闹,他一方长官,怎样保证无意外才好,不免多思多虑,欲马上回衙布置,却又见儿子面容有些委顿,便皱眉道:“右安,何故低沉?”

陈右安见父亲问话,忙回了神,道:“父亲,不知摄政王见儿是为何,难道只是问一问六月节的玩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