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 (第2/4页)

这下曲沃有救了,俞州有救了,整个北汉都有救了。

三人正在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心中的兴奋感的时候,身旁公人突然语带惊恐的喝道:“天啊,看哪是什么?中山贼的援军吗!”

县令心头大震,抬头望去,只见正西方向一条隐隐的火龙正在急速赶来!

小雨也淋得火把一暗一明,但那确实是一支火龙。离县城还有数里远的地方,密密麻麻的火光组成一条长线,以蜿蜒盘旋之势是要曲沃。前后延绵足有两里地,怕是有千人之多。

县令脸上笑容凝结,他知道这绝对不会是朝廷官军,难道还有中山贼军到来?

想到此处,心中大伤,这对县城军民的打击何等之众啊!

瞬间一样,县令都似听到城头传来了哭泣。

“官军!官军!”

曲沃县军民这心情就像是在做过山车,一会沉到谷底,一会有高带顶头,这才半夜时间,就游荡了两个来回了。

“老天,是郡城里的官军。难道郡城也无碍了?”县令认出领军的校尉之后大喜失声。这幸福来得真是太快了!

罢了这曲沃不说,因为曲沃县乃至它所在的郡,对于祝彪此次的俞州之行来说都仅仅是不起眼的一过客。他手掌有万骑精锐,人配双马,就是数日内扫荡干净进入俞州的全部中山军又有何惊奇的?不过三两万贼军而已。

而事实上他也就是如此做的。从俞州靠北地区推倒汉、中山边境,四天时间不到,还大多数是浪费在了奔波的路途上。进入俞州的三万不到中山军,除了一部主力在俞州州治城下,剩余的上万人,分成三路向北平推,祝彪奔来奔去上千里才将他们一网打尽,无一漏网。

所以说,还是州治那里的一万多中山军省劲,一下子就都收拾了。然后轰隆的马蹄直向着南方踏去,并且祝彪还朝俞州刺史打了招呼,要他尽可能的收拾兵马和车马,跟他南下去接收物资去。

祝彪打算的中山之行,更多的就是一趟土匪式的抄家。从东到西,把中山国的粮仓府库,王室财产能拉走的全拉走。这样不仅可以补偿了北汉为中山军侵入所遭受的损失,更于国有益,再补充一下北平的国库粮仓。

风云变化莫测,北隅之局就是这样的令人目不暇接!

蓟州。

从北平出发的汉使正奔着官路向幽州驰去。这位礼部侍郎是接到了东江捷报后的真相,才紧急朝北京出发的。

手持节杖,袖中揣着国书的礼部侍郎,自从出了北汉的国界,脸上就再无一丝笑容。中山国,北汉之敌也,唐王,敌之靠山也!

敌人的朋友是敌人!何况唐王本人都已经趟了浑水,就更是直接之敌了。

他此刻却根本不知道,汉军在摆平了一半曲州联军,控制下曲州局势之后,已经速度飞快的勘定了俞州之战。侵入北汉的两万多中山军一个没跑掉,同时祝彪酝酿的反击也在打响中……

第四百四十三章冲天的战意,我汉军威武

这几日,中山国的百姓军队,官绅贵胄,都很是唏嘘。

十日前,甭管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也都是很乐意看到自家军队,在五百年来一直压过自己国家一头的北汉国土上耀武扬威的。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才短短几天时间,太尉就没了,曲州的十几万主力大军也被揍的脸青蛋肿的缩回广阳城,干起乌龟防守流的勾当了。

更让中山国受伤的是,干下这么大‘买卖’的汉军,竟然只是少少的五千骑,中山国头都插进裤裆里不敢伸出来见人了。

现在,那个祝彪带着上万骑兵风扫残云一样荡平了俞州境内的两万多自己军队,气势汹汹的杀进了自己国家,可恶的北汉俞州刺史也狐假虎威的带着几千破烂军队跑过来,屁股后面还拉着一连串的牛马大车,钱粮辎重,器需物资,逮着什么是什么,半点不剩的往回拉。中山国再没有比这更让人受伤的了。

人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都说:风水轮流转;

可中山国的这‘三十年’也太短暂了,中山国的风水也太会转了。国家的颜面都丢干净了,就像中国历史上的北宋末年一样,自己全力出动却连辽国的一支残军都打不过,这让中山国在世人面前怎抬得起头?

而驻守中山国内的几万中山军,更是被祝彪势如破竹的三日内横扫了整个西侧。但这方面如有人问道祝彪,祝彪是会说句公道话的。

总共四十万常备军的中山国,在北汉搭进去了20万,曲州搭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