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页)

980年增长三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议》提出:实现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7日,江总书记在全会召集人会议上讲话,强调:“我们的高级干部,首先是省委书记、省长和部长,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一定要讲政治。我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28日,江总书记在全会闭幕时讲话,强调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并且系统阐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全会决定增补张万年、迟浩田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九五”期间,中国经济环境所面临的复杂变化是前所未有的。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在当时被美国《时代》周刊比喻成“飞向太阳的鸟,但翅膀已被烤焦”。

1997年,始发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外贸出口增幅从前一年的20%猛跌至0。5%,利用外资额跌至20年来最低点;在国内,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又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

到1998年上半年,市场上已经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企业家们都在忙着大打价格战,大商场也寻找一切理由打折。就连世都百货——北京城当时富人扎堆的地方,有时商品居然也打到1折。就是这样,消费者还是不为所动。

事实上,在1997年,关于“软着陆”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已经颇有争议。这年年初,一个名叫刘慧勇的人曾上书**,建议应当注意通货紧缩。但这种观点在当时并未成为主流认识。

到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已相当明朗,并与一系列国内问题叠加,使经济受阻。2月,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时任副总理的**发言表明,决策层不仅注意到了内需不足的存在,还下决心战而胜之。

当年8月2日,**第一次明确提出“扩大内需”的构想。国务院随后增发1000亿元财政债券,重点用于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采取了降低存贷款利率、提高出口退税率等在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与普通民众生活休戚相关的教育、医疗和住房三项,也从1998年开始了全面的市场化改革,和之后开始的黄金周等措施一起,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而从1999年开始的声势浩大的高校扩招,则与1998年年底呈交给国务院领导的一封信紧密相关。这封由经济学者汤敏和他的夫人左小蕾共同撰写的信建议,在3年至4年内使中国高校的招生量扩大一倍。他们估算,扩大高校招生每年可增加1000亿元左右的消费需求,同时可使每年一至两百万新增的劳动力延迟进入市场,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这封信得到了高层领导的重视,并很快有了回应。次年,有关部门拟定计划,招生人数比前一年增加20%多,几个月后又增至47%。

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8%。这年年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教授米勒来到北京,与朱杌总理进行了长谈。**幽默地请米勒教授转告《时代》周刊,“我的翅膀还在”。

3。4%1997年年末,全国下岗职工人数为1200万人左右,比1996年增加300多万人。就业状况的恶化使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势开始减缓,1997年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4%,处于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

8。3%

5年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8。3%,大大高于世界平均3。8%的增长速度。

85%

2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