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2/4页)

,李氏就将下人都支使了出去,关上门,与苏婉儿谈了许久。

云珊就在大门外守着,没人听见她们母女二人到底说了些什么。只是后来尽管一副不情愿的神态,苏婉儿还是试了衣裳。

李氏替穿好衣裳的苏婉儿梳着头。打磨的光亮的镜子里,她清楚看见苏婉儿眼里的愤恨,丝毫没有消退的迹象。她不由得叹了口气,张了张口,却再也说不出劝说的话语来了。

该说的都说了,这孩子还想不明白的话,也只能自己看着点了。

……

天刚微微亮。想着心思没有睡沉的奈儿一下就醒了过来。她刚穿戴好去了苏一月那,就见陶嬷嬷身后领着两名丫鬟过来。

陶嬷嬷笑着奈儿行了礼,就好像昨日那番讥讽之言不是出自她的口,“苏二小姐起的真早,奴婢刚去了您的屋里瞧见没人,这不,就寻了过来。”

奈儿不动声色的打量对方身后的丫鬟两眼,那两名丫鬟手里捧着衣裳首饰,她欠了欠身。点头道,“劳烦嬷嬷了。”

陶嬷嬷又笑了笑侧了侧身,指了指身后的丫鬟,“这是娘娘专给苏小少爷准备的衣裳,请的凌羽轩的人连夜赶制的。这首饰是娘娘给您的,清一色的羊脂玉头面,娘娘想着再如何,到底是如花似玉的姑娘家,稍稍装扮一下,也是应当的。”

老太后对奈儿的照拂已经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了。

不到万不得已,老太后还是不想做出那等破釜沉舟两败俱伤之事,所以她这是摸准了奈儿的心性,用这般的示好,好叫奈儿心中愧疚,从而不会发生反悔的事情。

奈儿当然不会叫老太后多想,福了福道了谢,领了老太后的好意。

穿戴妥当了,奈儿就抱着苏一月去了老太后那里。

老太后早就准备好了,待奈儿过来之后,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的向着宫门出发。

皇帝应是昨晚就得了消息,退朝之后,就亲自到了宫门,与魏皇后一道送了送老太后。

他板着脸孔打量的奈儿几眼,那眼神说不出喜怒,只道,“太后多年未曾出宫,今日为了你,如此劳烦,可见太后有多喜爱你,这是你的福分,切莫叫太后失望。”

奈儿恭顺的应了声,一副乖巧听话的模样。

她不知道是不是皇帝因着清音师太的死因未明,心情依旧不是很好,她自然不会去招惹皇帝不快。

皇帝还欲再说什么,却是老太后对着奈儿招了招手,将其叫到身边,皇帝这才不得不停了话头。

最后耳边听见的是魏皇后的声音,她说,“奈儿好好服侍了太后,太后有旧疾,你多注意了。”

奈儿又是恭顺的应了声。

队伍这才正式出发。

老太后同奈儿姐弟同坐了一辆马车,她感叹道,“哀家不爱出宫,也不是哀家的执拗,实在是太累人了。”

不是她一再强调一切从简,估摸着皇帝会领着宫里大大小小的主子都出来给她送行。

奈儿淡淡的笑了笑,老太后儿孙满堂,各个都孝敬她,可她住在这金色的大牢笼里失去了自由,她这才感到不如意。

她撩开帘子张望了一眼向后倒退的皇宫,想到从前她与杨凌天搬进这皇宫之后的事。

或许不是因为这牢笼,而是他人强加上的束缚。

若是欢喜,若是自由,在哪其实都一样的。

因老太后的仪仗豪华,平日半柱香即到的路程硬是走了一炷香的时辰。

到了相府,李氏早早就领着苏婉儿在大门口迎接了。

苏婉儿一眼就瞧见了站在老太后身侧两旁的奈儿与苏一月。

老太后穿着一件火红的褙子,上头绣着尊贵的凤凰和象征长寿的仙鹤,颈脖之间是一串长长色泽华贵的珍珠项链,手腕上是许多支羊脂玉镯,摆起手来叮当作响,煞是好听,手指上还带着一颗红玛瑙的戒指。略拍了白fen,抹了些胭脂。一身端庄的气度。老太后尽显雍容华贵。

可是这样的高贵的老太后身边站的却是奈儿姐弟!

苏婉儿的心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搅到一起,最后变成了浓浓的恨意。

她跟着李氏向老太后跪了下来,可在她眼里,她跪拜的,她面前的,不仅仅是老太后,还有奈儿姐弟!

老太后唤了“平身”,李氏就领着相府大大小小的主子仆人起了身。

“娘娘,一路辛苦了。”李氏笑的很真。说着她又福了福,“这几日奈儿和一月多亏了娘娘照拂。臣妾感激不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