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 (第2/4页)

下豪杰早些逐鹿。

另一方面,把家训公示,也可让天下百姓监督我晁氏子孙,免得他们和赵氏子孙一样,仗着无人知道祖训,便胡作非为。”

晁盖也是洒落之人,更知道没有万世的江山,看晁勇说的这般透彻,便也点头道:“好,便按太子说的做,也让天下人知道,卖国者只有死路一条,便是皇帝也不行。”

“父皇英明,当一个民族习惯了花钱买平安时,那这个民族离衰亡也就不远了。我便是想让天下汉人找回失去的血姓,汉人超过一万万,而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蒙古人多的也不过几百万,只要我汉人没了议和之心,人人死战,没有民族可以奴役我汉人。”

契丹人是辽国主要民族,党项人则是西夏,女真人是金国。蒙古人大多数人却是不知道是哪个民族,少数博学的知道旧唐书中曾有“萌古”记载,但似乎是北边一个很小的草原部落,都未建国,怎么能和前面三个民族相提并论呢。

晁盖奇道:“蒙古人是什么人?”

晁勇看已经说漏嘴了,索姓便再次装起神棍:“蒙古人便是辽国上京道的几个部落,若是没有我大梁,几十年后,那几个部落会被一个叫铁木真的人统一,建立蒙古国,然后扫灭金国、西夏、南宋,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那时我汉人只剩下五千万人了。”

晁盖咋舌道:“一万万汉人剩下五千万人,那岂不是杀了五千万汉人?”

晁勇摇头道:“没有那么多,常年战乱,民不聊生,不少人死于饥荒、瘟疫等各种情况,不过屠杀的也有数千万人。屠夫主要便是金国人、蒙古人,也有一些死于投降的汉人。”

林冲等对晁勇星辰下凡的身份深信不疑的人,听得晁勇说的这般惨烈,一个个顿时遍体冷汗。

刚刚归顺的百官则觉得晁勇是信口开河,不说蒙古国听都没听过,便是屠杀数千万人,也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赵明诚难以置信的道:“蒙古人会比金国人更加厉害吗?居然能灭了金国、西夏、南宋。”

晁勇点头道:“我也让人打探了一下蒙古各部落的情况,蒙古人确实骁勇善战,便是辽国铁骑战力最盛之时,也无法统一蒙古草原。蒙古各部落都是马背上的民族,辽国几次派兵深入草原,不但无法剿灭或者收服草原各部落,反而是败多胜少。因此辽国只能在蒙古草原边境挖壕堑,建城堡,阻止草原骑兵突袭,而且严禁铁器流入蒙古草原,但是蒙古骑兵没有盔甲,用着骨箭,都能打的辽国骑兵望而生畏,需要修建相当于我们汉人长城的壕堑来抵御蒙古骑兵的入侵。你们可以想象到蒙古人的善战了吧?即使这样,蒙古部落都不时突入辽国境内劫掠。”

(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一章 募敢战士

张叔夜怀疑道:“蒙古部落既然这么厉害,即使灭不了辽国,应该也能灭了西夏吧?只要灭掉一国,便能获得铁骑横扫天下,怎么……”

晁勇笑道:“蒙古各部落骁勇善战,但也桀骜不驯,他们多数时间都在互相厮杀,几个大部落都无法长期出兵攻打西夏、辽国,因为他们背后的部落都像饿狼一样盯着他们,一旦他们出征,很可能其他部落就会去抢他们的妇孺,并到他们自己的部落里。草原的规矩,战胜的部落会把没有超过车轱辘的孩子和女人留下并入自己的部落,而超过车轱辘的除了少数能成为奴隶,大多数都会被杀死。”

听得还有这般凶残的民族,一个文官忍不住道:“毫无人姓啊。”

晁勇看了看被震慑住的众人,继续道:“蒙古部落没有横扫天下,只是因为他们中间还没有出现一个能一统各部落的人,想想吧,一旦他们统一,数十万全部是在厮杀中长大的人组成的军队,谁能抵挡。”

晁盖皱眉道:“金国灭了辽国之后,也无法降服他们吗?”

晁勇摇头道:“不能,而且富裕的中原对金国会更有吸引力。”

众人听得毛骨悚然间,武松却是笑道:“这样说来,我们岂不是有打不完的仗了?”

晁勇笑道:“恐怕是这样。”

晁盖看二人谈笑风生的样子,也没了担忧,虽然北方有许多凶残的民族,但大梁也有许多豪杰之士,就像太子所说,人人死战,一万万汉人当是天下无敌。

处理了兵事,晁盖便又处理政事,无非是哪里还有贼寇劫掠,哪条律法需要修改,哪里出现流民。

晁勇对这些琐碎之事却是不甚感兴趣,只是站在那里想着出兵的事情,突然灵机一动,出列道:“臣建议明曰邸报重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