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2/4页)

何一个朝代,凸显了赵国作为“战国”的特性。另外,赵抗与魔门之间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忠实地履行了当初的诺言,允许各种思想在赵国自由传播,而且赵国选拔官吏不考虑道德因素之后,魔门对赵抗的支持更加坚定。不过遗憾也是有的,草原魔门到现在都没联系上,要不是赵抗有心提拔重用宋赴义,还真想把他派回去了。

新生的赵国很快又出了一件令士大夫们瞠目的事,那便是国本的确立。中国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均是以忠孝治天下,赵抗则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忠孝是需要的,但愚忠愚孝则万不可取。他还专门授意手下写了一篇文章,表明在他眼中对错是最重要的。若君王某件事上不对,则大臣在这件事上便不需愚忠;父亲在某事上不对,则儿女也未必需要愚孝。实际上他是将孟子关于“独夫民贼”的言论扩大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上,借用了一些儒家的理念,尽管他治国的总体思想更偏向于法家和墨家。

赵抗同时还出台了一道相关法令,规定因父母长辈的缘故致使子女死伤的,一样要严格执法。赵抗还特别举了岳飞当年的例子作为反证,当年岳飞的一位部将手刃了当汉奸的父亲,而岳飞以其不孝为由逼其自尽。在赵抗看来那个部将做得对,而岳飞此举则大不公平。此论一出,天下震动,不久以后,只要是说汉语的地方都知道在海外出了一个不忠不孝的“败类”

那些刚刚凯旋而归的近卫师将士,在补完短暂的蜜月后不久就立即恢复了训练,因为赵抗很快又要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建国大典时,没有一个国家派出使节来道贺,这为赵抗出兵提供了现成的借口。

与几员主要将领商议后,赵抗决定先从中南半岛诸国开刀,一来大食仍在虎视眈眈,主力不敢远离;二来那些国家久无战事,防御比较薄弱;三来近卫师虽已有了在雨林环境下作战的经验,但仍不够,这正是个大好机会;四来越南等国虽然比中原各国要落后一点,但财富总量也是一笔可观的数字,不打白不打。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两线作战

不久,军事行动正式展开,第一个攻击目标是越南的国都升龙(河内)。虽然潮湿多雨的环境很不利于作战,但近卫师的战斗力根本不是那些矮小瘦弱的越南兵可以抗衡的。不到十天时间,河内以及周边的城镇全部被攻陷。

期间越南军队出动了象兵,试图阻止赵军的进攻,可是早有准备的近卫师士兵立即使用神臂弓对大象猛烈射击。改良过的箭簇锐利无比,轻易便射穿了厚厚的象皮,因痛苦而失控的战象反而把本方的阵型冲了个稀巴烂,这也是越南军队败得如此之快的重要原因。攻下河内后,近卫师只修整了一天时间,就沿着海岸线南下,将越南境内较大的城镇全部攻克,缴获财宝物资无数,越南李朝的王族全部被杀死或俘虏,实际上已经亡国。

江晨星打得顺手,又马不停蹄地向南方的占婆发起了猛攻。占婆与越南算是同族,但和平的时间太久,军队战斗力更差,很快也步了越南的后尘。中南半岛诸国实力并不弱,但是赵军的意图并不是要占领,而只是为了掠夺财富,闪电战的策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打完之后就撤军回国,那些没海军的国家就算是一肚子气也没处撒,反而因为国王被擒陷入了四分五裂的状态。

消息传开后诸国一片震恐,他们很快组成了联军,总兵力多达二十五万,号称五十万,人数几乎是近卫师的十倍,声势不可谓不大。但是如今的近卫师已经是百战百胜的天下第一强军,怎么会被这些乌合之众吓倒?江晨星也不再是当初的初生之犊,她自带兵以来未尝一败,前后斩首几近三十万人,已经是天下有数的名将了,至少从战绩来看确实是这样

在得到敌军布防情况的准确情报之后,江晨星很快便做出了一个相当冒险的决定。在整个二月份中,近卫师连续发动了多次攻势,全都是在冒着倾盆大雨的情况下展开进攻,这大大出乎敌军的意料,很快他们便乱成一团。借着风雨之势,近卫师七战七捷,前后共歼敌十七万,其中真腊的军队更是全军覆没。在头上顶着大雨,脚下泥泞不堪的情况下,近卫师的行军速度依然达到了一日六七十里,实在是令人惊骇。本来士卒们也多有怨言,但当他们看到主将也和他们一样辛苦,原本美丽的容颜更是变得像个泥猴似的,大家的斗志便都重新燃烧起来,其实士兵们想要的也不过就是公平而已。

借着大胜之威,江晨星率军轻易攻进了吴哥城,并将其洗劫一空,吴哥王朝也告完蛋。就这样,只用了一个月时间,赵军便灭掉了三个实力不弱的国家,从此威震南洋。按原定计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