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 (第2/4页)

有上场,波波维奇宁愿让马克斯和桑德斯上场,都不让史蒂芬上,史蒂芬真心觉得没有什么希望;所以听到能够上场,史蒂芬也顾不得教练给自已安排的任务跟平常很不一样,带着激动和兴奋就站到了场边,等着死球的机会换罗伯特霍里下来。

史蒂芬对于联盟里的绝大多数球员都不熟悉,连认识都不认识,更不用说熟知对方的打球风格了,匆匆忙站到场上,史蒂芬只带着一个任务,那就是限制艾尔哈灵顿的出手。

而史蒂芬对于艾尔哈灵顿的了解,仅限于刚才看到的那一会,史蒂芬只知道他跟罗伯特霍里一样,做为一名大个子球员,却喜欢飘在外线出手,甚至比罗伯特霍里离禁区更远,也时间更长。

不过这样的话对于史蒂芬来说是一个好事,如果让史蒂芬在禁区里面防守一个身高超出他近十公分的球员,那自然十分困难,而且内线防守跟外线防守或内线防外线属于不同的防守类型,史蒂芬也并不擅长,不过外线防守的话就没有问题了,虽然对方比史蒂芬高,可是史蒂芬一是有弹跳加成,二是史蒂芬可以使用贴身防守,根本不给对方出手的空间。

再加强艾尔哈灵顿跟罗伯特霍里一比,那是速度快脚步灵活,跟史蒂芬一比就不行了,史蒂芬上场了两分钟半的时候,艾尔哈灵顿只获得了一次的出手机会,而且还是勉强出手没有命中,充分证明了史蒂芬的外线防守能力确实非同一般。

而且史蒂芬上场以后,在锁死哈灵顿的同时,也把老鹰队的动态进攻战术打乱,老鹰队的教练是伍德森,跟波波维奇可以算得上师兄弟,两个人都师从拉里布朗,但是两个人学到的和理解的却不太一样。

虽然两个人都非常强调防守的作用,但是两个人的防守又都不一样,至于进攻,差别就更大了,伍德森打的是动态进攻战术,就是人人进攻,所有的球员都是那种机动灵活非常强的球员,然后不停地穿插,不停地挡拆。

这种战术说起来非常强大,可是真的实行的时候,一旦一个环节停滞,就会影响到整支球队,就会从动态进攻变成了各自单打,进攻立刻就会乱的不成样子,看到自已出的奇兵效果显著,波波维奇在下面微笑了起来。

波波维奇一向认为,在进攻上,没有绝对完美的战术,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战术,除了防守至上的重要性不变外,他在进攻方面是非常开放的,也是非常好学的,他曾经关注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欧洲篮球,并且通过比赛视频学习过希腊帕纳辛纳克斯队主教练扎里米。奥布拉多维奇的战术思想,所以波波维奇的战术非常多变。

特别是在看到迈克尔德安东尼从欧洲过来的“跑轰”战术后,波波维奇也曾对这种战术做过大量的分析,他认为,这种进攻方式虽然在防守加强的季后赛战场不太适应,但在常规赛季打一打这样的战术还是没有问题的。

总的来说,波波维奇的篮球理念很受他两位师傅的影响,在防守上,他学习的是拉里布朗的那套理论,而在进攻中,他就象老尼尔森那样,喜欢根据球员特点改变战术,让战术去配合球员,而不是让球员来配合战术。

发现艾尔哈灵顿在史蒂芬的限制下,影响了球队的进攻后,伍德森就把哈灵顿换了下来,换上来的是史蒂芬的老熟人马文威廉姆斯,对这个家伙,史蒂芬可就更不陌生,虽然两个人只交手了一场比赛,但是却给史蒂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不过两个人这一交上手,史蒂芬顿时感觉,马文威廉姆斯好象比起在学校的时候,还有退步的感觉,特别是他的进攻,竟然没有了以往的犀利,不过史蒂芬很快就想明白了,应该是自已进步了。

这个时候现场的解说员也在说这件事,从进入联盟后的表现来看,马文威廉姆斯远远对不起他的榜眼顺位,特别是进入联盟后的进步速度,两个人更是没法比,史蒂芬进入联盟以后,几乎每一次出现在赛场上,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每场比赛都在提高着自已,而马文威廉姆斯却还是象在大学篮球时表现出来的那样。

虽然两个人在球队中的地位基本上差不多,都是在第八九顺位的轮换阵容里面,但是意义却不同,马刺队是一支冠军球队,一名新秀能够稳定进入主力轮换阵容,那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对球员实力的承认了,更不用说史蒂芬还是一个二轮秀。

而老鹰队呢,却是一支重建中的球队,球队的老大才刚刚到位,等于一切都是从头开始的,一个榜眼新秀,却在八九位的轮换阵容当中,怎么也说不过去呀,人家博古特已经是球队的内线核心了,克里斯保罗已经是球队的整个核心了,德降威廉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