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页)

如今食物也丰富多了,人参、首乌……各种清香的果子数不胜数,吃不了、兜着走,背后的口袋鼓鼓囊囊。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妖艳果实,看着就让人馋涎欲滴,可是他们不敢随便食用,专挑认识的下肚,胡晓天大叫可惜。

这天中午,太阳高悬,二人借阳光进入幽暗的深谷,不时敲敲打打。

突然,西山上响起几声欲哭无泪的叫喊:“救命啊,有人吗?快来救命啊”。此处还有人迹?父子俩同时惊讶地向上望去。

只见悬崖上垂挂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身背沉甸甸的药篓,吃力地用右手铁镢勾住石缝,左手伸进胸前衣服,迅速抓出一把东西捂在头上止血。本来他腰间缠着两条麻绳,可是磨断了一条,很难控制平衡,只能身不由己地在空中晃荡。

不好,采药老人情况十分危急,全靠一条麻绳保命。

一位少年站在百丈峰上,焦急地双手拢嘴向四面呐喊救命。

胡晓天没等义父发话,立刻大吼一声:“老丈不要慌,我来助你。”

山峰上的少年喜出望外,眼见一位年青人冲天而起,居然踏树而来。少年“扑嗵”一声跪下,谢天谢地,神仙保佑,这地方竟然有高人,爷爷有救啦。

胡长生见义子身手矫健,脚蹬悬崖,弹跳攀登,沿着凹凸的峭壁迅速上升。啊,这小子侠肝义胆,果然不假!他颇感欣慰,急忙随后跟上。

胡晓天冲上悬崖绝壁,快速来到老者身边,发现他唯一的保护麻绳正卡在石缝里,难怪上不来、下不去。他二话不说,急忙背起老者,抖开他腰间的绳子继续向上,有垂绳借力,上升的势头更快了。

采药老人看见一位少年乞丐来救自己,上升势头之猛,犹如腾云驾雾一般。他激动地连声感谢壮士、义士……

胡长老唯恐义子有闪失,紧随其后攀援而上,速度之快,竟不遑多让。

不多时来到山顶,胡晓天松了一口气,斜身放下老人。那位少年急忙过来搀扶爷爷,察看他头上的伤情,此时胡长老也来到峰顶。

采药老人感激不尽,拉着胡晓天道:“谢谢壮士……”

胡晓天摆手道:“不要谢了,这么短时间,我已经听腻啦。”

老者性命无忧,大家都开心地笑了,不过老者仍然感谢父子俩一番。四人休息了一会儿,转移向下,走不多远,来到一处避风的山坳。

胡长老开口道:“老丈,药材到处都有,为何来此险象环生之地?”

采药老人叹息道:“老英雄,你我年纪……你是真英雄。我们来这寻找一味珍贵药材,石斛,此药喜阴怕雨,大多生长在绝壁上,别地的方极其少见,早听说这里产石斛,所以我和孙子就来碰运气,没办法,我儿子五年前在采药时坠崖身亡,现在老汉只剩这一个孙子,本不想带他来,可是总要有一个帮手才行,今天幸亏他大喊大叫,也亏得老天保佑,将二位英雄引来,要不然我这把老骨头……”

胡长老听罢,长叹一声,唉,世事艰难,都是逼不得己啊!采药生涯实属在不易,每天背着竹篓,装满足有数十斤重,还有钩铲、镰刀、扁头撬、铁锄……各种工具不下十件,尤其两条麻绳长二百丈,背在身上重达百斤,太难了。

“老丈。”胡长生好奇道:“我见你取一把东西止血,那是什么药?”

“那不是药,是香灰。”老人解释道:“少英雄,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干我们这种营生,每日翻山越岭,在悬崖峭壁上讨生活,每次出门前,都向药王祈求平安,焚香烧纸。有三件事情必须做,半点马虎不得,一是把保命麻绳在药王像前烘烤一遍驱除邪气,二是把采药器具摆在药王神坛前供奉一夜,任何人不得翻动。唉,我疑心这次出错,就是我这小孙子忘了带月牙镰,半夜偷偷放进去,结果惊动了……”

“爷爷,是我错了。”少年含泪道:“今后我一定小心。”

“唉,记住就好,吃一堑,长一智,爷爷不怪你。”老人地摸了摸孙子的头,接着道:“第三就是装一把香灰放在口袋里,等平安返回后再还给药王。其实这香灰是最好的止血药,敷上马上见效。”老人一面说,一面敞开上衣。

胡晓天看他衣服内层,果真有一个缝制的小口袋,开口处还有收缩的细绳,拉紧后香灰不会因晃动漏出来,不仅如此,老人衣服内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口袋。胡晓天故作老成地感叹:三百六十行,各行有各行的奥妙啊。

老人道:“英雄有所不知,我们为节省体力,每次采药仅择定一两种,对其余的视而不顾,除非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