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2/4页)

质解救行动取得成功。这分明就是非常失败的一次案例。

“你的想法,站在我的角度上,我是认同的。确实,根据事后所有的军事专家来判定,这都不是一次很成功的行动。因为行动中任何一个人质的死亡都宣告整个行动的失败。”

“但是,”张复基话锋一转,继续道“你要知道这次事件背后所掺杂的因素,它可以归纳为一场政治因素的恐怖活动,是在恐怖分子要求俄罗斯扯出车臣的情况下发生的。另一方面,这起恐怖活动被恐怖分子直接推到了国际视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全球所有国家、组织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里,这让俄罗斯政府担负上太大的压力。你应该知道,不管什么事件,只要有国际势力的牵绊,总会非常麻烦。因此,俄罗斯时任总统普京在二十五日才首次声明说,这次人质危机是“外国恐怖组织中心策划的”。他命令特种部队“准备解救人质,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质的安全”。

“紧接着,俄罗斯联邦安全局长帕特鲁舍夫向媒体宣布,若绑匪释放人质将保证其生命安全。晚上7时,普京总统再次说这次危机的当务之急是“确保人质的生命安全”。8时,普京在电视上再次讲话,说谈判的大门仍然敞开,但他对车臣战争的立场不变。直到恐怖分子开始屠杀人质的时候,特种部队才开始不计人质死亡的情况下开始突击。”

“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张复基认真的盯着雷萧的双眼。

“政治!国际影响!”雷萧毫不退缩的迎上张复基的眼神。

“如果说仅仅为了这些就使本该无恙的无辜人质被杀,那么这还能算一场解救人质的战斗吗?”雷萧继续问道,他觉得这些非常不合理,还想所有的态度都是在做给国际视野来看的一般。这让他心里生出了无端的气恼。

“记住我向你说的战略以及战术,我们所有的战斗都是在全盘战略的形势下进行的,在我们这个角度,眼睛只能看到我们所需要面临的战斗和运用怎样的战术手段获得行动的成功才是最主要的,但是上升到国际角度,那么首先要保证的战略可行性。试想一下,如果俄罗斯政府在一开始就不顾人质的死活,进行强攻的话,我相信以阿尔法反恐特种作战部队的战斗力,完全可以再最短的时间内将恐怖分子击毙,解救出绝大多数被挟持人质。”

“但是,这样的后果却不是俄罗斯政府所愿意看到的。要是照那样的情形,那么俄罗斯政府在国际上将陷入一个泥潭当中,会被和平人士打击的体无完肤,不顾人质死活的国度怎能不被国际的敌对势力进行抨击?那个时候,俄罗斯不管军事、政治、文化还是经济外贸,都会因此时间获得一系列的打击,这种后果不是其国家能够承受的起的。所以,这个时候的战略层次就上升到了国际舆论以及舆论背后的打击了。”

“原来是这样。”雷萧有些明悟了,但是心里仍旧疙疙瘩瘩的,很是不舒服。照他心里的判定方法,是以一场战斗的人员死亡概率来判定的。例如解救人质行动,他觉得牺牲一名人质使得行动迅速获得成功,远比行动完成后死亡三名人质来的要好一些。这是最简单的判定方法,也是作为雷萧现在所处位置的正常的判定准则。

“所以你必须要明确这一点,学会更高层次的思考,因为作为我们经常所处置的任务当中,不乏此类的行动。每次时间的背后总有这样那样的复杂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判定,然后寻找出最有效的战斗方案。”

好像真的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啊。雷萧摸了摸额头,陷入了沉思:所有的战斗掺杂的因素太多,这是真正在考验一名决策指挥员的能力素质,不光要对国家负责,同样要对人质以及战友负责,我以后碰到类似的事件该怎么办呢?

雷萧的思绪陷入了短暂的混乱,他不得不将事情复杂化。其实他的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这是每一个人面对如此复杂问题的第一反应,因为一下子灌入不同层次的因素考虑。如果多经过几次此类任务的话,那么所有的疑惑都会迎刃而解。毕竟整体战略要求战术怎么配合,那就怎么配合就行了,这些更高层次的事情毕竟不是雷萧该担忧的。

“其实,你并不需要想太多,因为我们所执行的局部作战任务也不需要我们去想太多,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这才是我们应该想的,同样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是!服从!”雷萧仿佛从迷雾当中走了出来:服从!服从!大爷的,老子就是一个小兵,管他那么多的,党叫咱枪口打哪咱就打哪!

“记住,我们的大队某些程度上与特种部队所执行的任务相似,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