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2/4页)

得想想怎样才能吸引别人将你从货架上挑下来。”领导者也需要用自己的外在形象来塑造自己。学会培养一种适合自己的个人风格,这种风格恰好能够表现自己的内在。领导者个人风格还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当形成了自己的领导风格后,员工们就都认识到了这种风格,而这也就逐渐地成为了领导者自己所特有的商标。塑造标志性的仪态,关键在于领导者希望展现怎样的自己,树立怎样的公司形象,想要展示高贵、成熟的气质,还是想成为员工眼中认真、严肃的领导,这一切都在于领导者自己的选择。

第二,要控制自己的肢体语言。如果领导者仅仅包装好了自己的外在形象,那么这种影响力只能是短暂的,因为最终决定领导者形象的是肢体语言与日常的行为习惯。譬如,同一件衣服穿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感觉,这不同的感觉就来自于个人的行为动作,如果领导者的肢体语言缺乏自信,那么再得体的服装也无法帮他提高信誉度以及专业水准的显现。

人际交流专家玛莎·费尔斯通曾说过:“一种信息可以由各种不同的身体语言来表达,如果在一次交流中一直用肢体动作表达出积极的信号,那么这次交流一定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这种肢体语言信号会助领导者成功,但是也可能在一瞬间摧毁形象。比如:坐立不安是很多人都出现过的行为,这种行为会使人看起来缺乏自信,没有专业素养,不值得信赖。心理学专家表示,当一个人开始不停地摆动手脚,这意味着他想要逃离这个地方,这是一种胆怯、焦虑的信号。相反,当人们带着“我是掌控者”的信号走进一个房间时,他们的身心就会很放松,而且还能灵活地应付这里的一切问题。

第三,用眼神建立关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们沟通的重要桥梁。富有魅力的领导者都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眼神,能够使对方感觉到备受重视。沟通中最令人觉得侮辱的莫过于,对方拒绝看着自己的眼睛。将眼神集中在交谈方身上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不要盯着别处或者扫视四周以期寻找其他的交谈者。直视他人能够表现出一种自信,而自信的人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直视也是人们真诚、正直的表现。

第四,展现自己的亲和力。要时常微笑,当领导者面带微笑时,员工自然能够感觉到他的亲和力。微笑是最容易感染别人情绪的表情,当然微笑也要分场合,否则会适得其反。

第五,要多倾听别人。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具有魅力的人,倾听的时候往往比说话的时候要多。他们总是与交谈者目光接触、微笑、点头,用神态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支持。他们除非是有重要的事情才去说,否则不会打断对方的谈话。

而且“魅力型”的领导者不会选择性的倾听,他们会认真地听每一个人的想法,无论对方的职位、地位或者能力水平如何,他们都会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和重视。

第六,在接受之前先给予。真正具有领导风范的人,永远不会想着自己能得到什么,他们会用“给予”建立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第七,选择使用的词汇。领导者所使用的词汇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态度,同一件事情,用不同词汇表达出来,就会给人造成不同的影响。例如:“你必须为客户创建一个演示稿”也可以说成“你得与他人分享这些好东西”。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词汇说出来,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第八,不讨论别人的失败。魅力型领导不会嘲笑他人的失败,因为他们知道,当自己嘲笑别人的时候,有一天也会被别人嘲笑。不仅如此,有魅力的领导者还会承认自己的失败,因为想要具有非凡的魅力,必不可少的品质就是真诚、谦逊,正因为这样,才使别人更想围绕在他们的周围。

2。人格魅力是领导者实现伟业的关键

北大校长蔡元培被人们称为“北大之父”,可以说是他为北大注入了精神与灵魂,北大能有今天的成就与他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领导者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其管理能力,有才能的人不一定具有领导魅力,领导魅力主要是在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号召力而表现出来的。

李嘉诚在总结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时说:“你想做老板,简单,你的权力来自你的地位;如果你想做领袖,则比较复杂,你所需要的力量来自你的魅力人格与号召力。”可见,领导者只有将自己的素质、品格与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领导任务,体现出领导能力。领导者如果不具有人格魅力,就难以实现完美的领导力,权力再大,在工作中也是被动的。那些具有领袖特质的人,典型的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