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2/4页)

元培赴欧洲考察时,还不忘促进北大课程改革和建设,他亲自向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两位科学家发出到北大讲学的邀请,尽管两位科学家因故最终未能到北大讲学,但相对论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加快了在华传播的速度。

蔡元培认为,对外国文化思想的接受应该具有选择性。在他看来,只是机械式地模仿外国思想的行为,是非常幼稚、拙劣的;而抛弃自己的民族特性,盲目地被外国文化思想所同化,更是一种完全不正确的文化观。蔡元培鼓励我国留学生要在吸收外国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掌握先进的科学方法,将这些科学方法运用到对中国旧有文化的整理中,从而创造新义,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蔡元培指出,不只要用西方的科学方法来促进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要用这种科学方法来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主张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文化创新。

如今,尽管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学习外国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发展方面,蔡元培先生的创新思想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人们吸收和借鉴。

在职场中,领导者要想发挥前瞻作用,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是组织得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利武器,是一个组织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现代的领导者,要想充分发挥其领导职能,就必须掌握多方面的技能,而在所有的领导技能当中,创新能力居于核心地位,创新能力决定着领导者的领导力。

从字面理解,领导的含义就是要带领和引导员工。这就要求领导者要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结合复杂多变的环境,确立能够带动组织向前发展的行为目标、行为步骤,这种工作极具创造性,领导的这项职能对领导者的创新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领导活动要求领导者要做出决策,而大部分的战略决策,都要求领导者通过创造性思维来产生。决策有着变革现状以及开创未来的双重意义,因此,决策内容往往需要具有新的目标、新的措施以及新的步骤。

由于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与过去相比,现代领导活动要纷繁复杂得多,其中包含的未知因素也多得多。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是之前从未遇到过的,是没有现成的经验或者模式来照搬的,领导者要想解决这些新问题,就必须不断摸索,在摸索中发现创新之路,解决新问题,发现新规律。领导者只有具备了不断探索创新的能力,才能够与时俱进,才能带领组织跟上时代的发展。

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导者,一般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同样,领导者要想培养创新能力,也需要从这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灵活性和发散性、探索性和风险性、开放性和伸展性、综合性和概括性五个方面的特性。

(1)创新思维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

创新思维在思路的探索、思维方式以及思考的结论上,拥有别人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够从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提出问题,突破惯性思维,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思维的首创性和开拓性。和常规思维不同,创新思维探索的是客观世界中存在但并未被人发现的规律,解决的是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或者新情况。创新思维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起到开辟新领域的作用。

(2)创新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发散性。

创新思维往往是和想象、直觉、灵感等非常规性的思维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它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灵活性,不能用逻辑思维来对其进行推理。创新思维不拘泥于某种固定思维模式,可以灵活地从一个意境跳到另一个意境,从一种思路转换到另一种思路,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能够兼顾多个角度、多个侧面,从各方面进行尝试,寻求解决之道。

(3)创新思维具有探索性和风险性。

创新思维是一种探索未知,在发展上求创新、求突破的思维活动。思维产生于探索中,产生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由于解决的是发展中的实践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无法从过去的实践中找到解决方案和借鉴经验,这也注定了创新思维的产生过程中充满了艰难的探索。由于对新事物的未知,谁都无法预料探索的结果是取得成功,还是遭遇到失败,因此,探索的过程中增加了风险。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探索成功,还是遭遇失败,探索的过程为提高对未知事物的认识,对寻求解决新事物的方法,都起到了借鉴作用,为后来的成功奠定基础,或者提供教训。

(4)创新思维具有开放性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