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2/4页)

起来:“同志们,发展上梅,开发上梅,这是我们县委县政府一贯坚持的一个总的思想和原则。如何搞好发展,这是我们的干部所要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在当前的形式下,都要加深自身的学习。为上梅经济的腾飞,作出自己的贡献。”

说完之后,黄政文却是笑着道:“林书记,我这次来,不单纯是听你们汇报的。我想深入到下面农村,去听听老百姓们的心声。你们做事,也要如此,要让老百姓充分的意识到,这是在为他们谋福利,这样,咱们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说着,黄政文看了看旁边跃马乡的一干工作人员道:“远了的地方,我也不去了,免得你们手忙脚乱的,反倒是我影响你们工作了,这样,先去李家寨看看,下午回来,再在这里走走。”

有了黄政文这句话,这等于就是安排了。林大彪等人自然是不敢更改黄政文的决定,一行人走出来,林大彪却是偷偷拖住了蔡忠良:“蔡老弟,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咱们都没有做准备啊。”

林大彪的话,让蔡忠良感觉有些好笑,林大彪这个人,蔡忠良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完全是直性子。随即笑着道:“林书记,你还要准备什么么?难道说,你有见不得人的事情?”

看到林大彪被自己吓住的样子,蔡忠良继续道:“这不就行了,既然你没有什么事情怕被别人知道,那黄书记去哪里看,有没有安排,这还不是一样么?你放心好了,我们这次过来,就是想要了解群众最真实的想法的。”

一行人浩浩荡荡,朝着李家寨进发,黄政文的兴致显得很好。尽管车子走了一小段就完全只能依靠步行。可是,真正的体会了这种艰辛之后,黄政文却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走到了一道山梁上,黄政文也有些气喘吁吁了。回头看着后面陆续跟了上来的干部,黄政文沉声道:“林书记,这次考察,我觉得很好,很深刻,只有当我们尝试了一次群众走的路线之后。我才深切的体会到了老百姓的艰辛。我们仅仅只走了一次,就感觉到如此的辛苦,更何况那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这条道路上来回行走的人们。”

一行人,在上午十一点的时候,总算是走到了李家寨,这时候,提前得到了通知的李家寨村的村干部也都纷纷迎了出来。

整个寨子的人也都围拢了过来,县委书记来了,这在李家寨的历史上可是头一次的。

黄政文此刻显得很和睦,尽管身上的大衣在赶路的过程之中,显得有些脏了,可是,这更加承托出了黄政文的亲民。

此刻,黄政文已经走到了一个老人的旁边,微笑着道:“大爷,您今年高寿啊。”

山里的老人,并不像城里的老人那样金贵。老人虽然年纪大了。可是,眼不花,耳不鸣。听着黄政文的询问,老人伸出手指,比划了一下:“八十了。”

“大爷,您知道乡里准备组织全乡的老百姓采药加工,搞药材种植么?”黄政文继续询问起来。

关于在跃马乡进行中药材采集挖掘,以及从现在的采挖逐步过度到以后的规模种植的事情。跃马乡早在调查的时候,就已经派出了驻村干部和每一个村子的老百姓都说清楚了。

老大爷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微笑道:“好,好啊。党的政策好,是真心想着我们老百姓,我们这山里,草药多得去了,以前不知道,听说现在可以卖出大价钱,有了乡里的帮助,咱们也不怕被人骗了。这个主意好。山里的药材,无穷无尽,这可是我们的金娃娃。”

老人一说完,全寨子的人都跟着喊了起来:“黄书记,感谢您,感谢县委,感谢政府给我们跃马乡的老百姓找到了一条致富路啊。”

“群众的呼声,这是群众的呼声。听到了没有,忠良啊。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多好的百姓啊。仅仅只是一个计划,就如此感恩。这个计划,你一定要抓紧时间落实下来。关于中药材饮片加工厂的设立,资金方面,县委可以支助一下,部分需要跃马乡自筹解决,另外,我再争取看能不能从市里争取一点。一定要尽力帮助这里的群众发家致富。”黄政文此刻也有些激动。以前,黄政文一直在宜南区任职,自然是感受不到山里人的淳朴。此刻,黄政文算是真正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家那个时候的心情了,有这样一群百姓,当官的,哪里还不会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如果不把百姓的生活改善了,带领他们致富,那真是枉为人了。

此刻,蔡忠良也十分严肃的点了点头道:“黄书记,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努力的。一定会让跃马乡的老百姓都住上楼房奔小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