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2/4页)

以及通讯联络和伤员 转移等问题。研究决定,团机枪连归邢营长指挥作总掩护,并作为营的预备队。作战部 队一律撤到营园外400—500米,选择有利地形,准备与日军野外作战。

日军在大炮和飞机的掩护下向营园进攻,因邢营长已下令三营撤退,日军很顺利地 占领守军营园。两军开始在营园周围对战。因日军大炮飞机找不到目标,所以只是盲目 地轰炸和炮击。中国军队只有82迫击炮4门。为躲避日军炮火和轰炸的目标,用活动阵地 的方法,每放五六炮,就迅速转移阵地,再向敌人射击。步兵利用高粱和芦苇的隐蔽向 营房接近,向墙里射击和投掷手榴弹,并不冲入营区。日军盲目还击,死活不出围墙。 日军飞机自早到晚始终保持着9组27架在天上盘旋扫射和轰炸。打了一天,三营共伤亡4 0多人,团部和第三营的行李全部丢光,只是将文件带出。日军伤亡人数不详。

中午12点左右,刘旅长到了距廊坊约20华里的桐柏镇。在这之前,参谋人员已在镇 公所建立了旅部。刘旅长到后,立即将驻武清县的第二营调到旅部。第二营在营长范绍 桢的带领下,跑步到桐柏镇报到。范营长带队伍刚到桐柏镇遇到崔团长从前线赶来,范 营长气喘吁吁地请示:“需要不需要我们第二营上去?”

崔团长觉得第二营刚刚开到,尚未吃饭又很疲劳,说:“让第二营先吃饭休息。旅 长叫我去汇报前线情况,等请示过旅长再说。”

崔团长到了旅部,向刘旅长报告了廊坊外围作战情况。刘旅长看来已经胸有成竹, 不过还是认真地听了崔团长的报告,问道:“崔团长,你看今后怎么办?”

崔团长敏感到“今后”两个字的特别意思。假如问及下边如何打法,崔团长在从廊 坊赶来桐柏的路上就考虑了几种方案,可是刘旅长所提到的“今后”,就有另外一种意 义。

刘旅长了解崔团长是个思路敏捷的人,此时不语,必还有尚未弄清的问题。刘旅长 说:“昨天得到北平指示,说双方来人调解,调解的人没见人影,他们调来了飞机大炮。 现在我们和北平、天津联络已经中断,无法了解卢沟桥方面的情况,也得不到军部和师 部的指示,事实上形成了我们在廊坊独立作战和盲目作战的局面。敌人已经占领铁路线, 他们和北平、天津联络通畅,可以互相呼应和支援。如果北平或天津方面战况不利,我 们是很危险的。如果我们放弃廊坊,对北平和天津的友军都不利。”刘旅长话说到此, 便打住了,似乎意思已表达完整。

崔团长一路上多是在考虑战术问题,虽然也朦胧感到这种危机,但这究竟是上级考 虑的问题。现在刘旅长谈到此处,做为下一级指挥官当然要为上级负责。崔团长说: “马上反攻廊坊也无意义,须设法和军部或师部联系上,实在无法,就派联络人员去北 平,直接向师部或军部报告廊坊情况。”

刘旅长点了点头,似乎很同意崔团长的看法。

崔团长又说:“我们不如将队伍集中,去守武清城关?”

刘旅长摇了摇头,打断了崔团长的话,说:“武清距铁路太远,只是屯兵驻守,没 有威慑作用,实则等于敌人已经打通了铁路线。”说着,他从八仙桌上拉过军用地图, 指着地图说:“去武清不如去安次,安次离廊坊30里(华里),可以时刻威胁敌人。距 安次县城关最近的铁路线不足10里(华里),可以派人破坏铁路,也可以袭击敌人军用 列车。安次城地虽不坚固,遇到敌人飞机轰炸,可以退到高粱地或是芦苇荡里隐蔽。” 刘旅长又指着地图说:“天黑后,我们横过落垡,将其铁路破坏,然后向安次城关进发。”

刘旅长的意见,就是做了决定。当晚9时,守军全线撤退,到安次城关集中。日军全 部占领廊坊。

夜,当大部队准备从落垡铁路路口通过铁路的时候,日军已经占领落垡,并在各路 口放出警戒。崔团长决定将两个营的大部机枪和迫击炮交第三营营副李盛荣带领,向敌 人搜索前进,到铁路口后即向敌人实行急袭,掩护大部队通过,尔后迅速脱离敌人。当 与敌交火后,大部队开始越过铁路之时,日军一列运兵列车,慢慢从落垡车站开出,军 车上的机枪、小炮不停地乱扫乱轰,经我地方铁路员工了解,说是敌兵列车可能是由天 津刚刚开来。崔团长一听,知道情况有变,敌人增援也将对安次构成很大威胁。敌兵车 因惧遇到铁路被破坏,所以从落垡开出时速度很慢。这话提醒了崔团长,崔团长马上了 解,是否能找到撬道钉的撬棍,能卸下一根铁轨也行。利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