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2/4页)

那是一个八月桂花香的黄昏,穿裙子的季节即将过去。他们散步在湘江边。张灵甫照例挽着王玉龄。王玉龄照例身穿校服:白衬衣,黑长裙,喇叭状的七分袖、圆弧型的衣摆都镶着花边,长裙也在下摆滚出一圈飘逸的蕾丝,再配上一双短靴,典雅又灵动的模样,竖起来的衣领衬托出一张娇俏的脸,飘逸的下摆则摆出几分沉迷。

以前,他们第一次上街,去火宫殿品尝小吃,王玉龄还不好意思挨着男生走,总要拖个半步。走了一会儿,张灵甫老不见身旁有人,讲话还得回过头来讲,很别扭,便停下来,不由分说地牵住她的手,将她拽进自己的臂弯,用手杖敲着路面说了一句:“这可正是扬我军威之时,岂容错过?开步——走!”可不,在一路惊羡的目光中,张灵甫牵着她挥动手杖,走得意气风发,仿佛是在接受检阅一样。

而更多时候,这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男人则又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判若两人,让王玉龄颇感神秘——

贵为将军,却家无长物,唯唐诗、晋字、汉文章而已,锦衣玉食也与他无关,在火宫殿里,他就只点了一个鸡蛋炒粉。

威武严厉,却又很小资,爱美爱花爱生活,照起像来pose连连,一会儿穿军装、一会儿穿西服,一会儿戴钢盔、一会儿戴眼镜——其实,他视力很好,戴副眼镜,无非赶赶时尚而已。

气势豪迈,却静如处子,可终日埋头于书斋之中,也可流连于地摊之间,固执地寻觅一幅古画;

历经磨难,却依然孩子似的抱有数不尽的浪漫幻想,常常说以后打完了仗,就去开飞机、演电影、写小说、出字帖,或者像李白、徐霞客那样仗剑走天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不苟言笑,却在不经意间也会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住。比如,有一次,自己讲到班上有个女生,自以为漂亮,读书不用功,5门功课只考了240多分,他便不屑一顾地评论道:“你那个同学怎么连两百五都不如!”又比如,自己曾怀着崇拜的心情问他:“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是你吗?”他则一本正经地指着街上吆喝卖葱的几个小贩说:“瞧,世界上最勇敢的人是他们,天天都在葱(冲)啊!葱(冲)啊!”

落日余晖中的湘江,金波荡漾,不知疲倦地流向远方,他们也不知疲倦地陪着湘江,信步走在开满野菊花的堤岸上。江的那一边,便是被枫叶染红了的岳麓山,山势雄劲,浑然天成。挽着爱人的手穿行山水之中,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让人心生温暖。

夜幕渐渐降临。江水褪尽最后一丝霞光之时,远处一家歌舞厅花灯齐放,油头粉面的舞客与花枝招展的舞女勾肩搭背,纷至沓来,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映照在门前一溜小轿车、吉普车上,显示出一种光怪陆离般的畸形繁荣。王玉龄望着这红火的场景问:“你会跳舞吗?”

“会,但从不去那种场合,污七八糟的。上大学时,有的同学还说宁当舞盲,不当舞男。再说,现在也跳不成了。”张灵甫捶了捶自己的伤腿。

会舞而洁身自好,这样的男人应该信得过吧?王玉龄不由得搂紧张灵甫挽着她的那只胳臂。这时,歌舞厅的乐队开始演奏,歌女开始演唱,徐徐晚风中,飘过来一首《苏州河边》的歌,张灵甫说:“这旋律倒不错,不妨坐下听听。”于是,拿出报纸铺在地下。

歌女的声音有些沙哑,将这首充满心事的歌又添一层沧桑感。也许,是因为这首歌深受舞客喜爱,那位不知名的歌女唱了一遍又一遍。各自抱着膝盖、肩并肩地坐在湘江边的他们,也就这样默默地听了一遍又一遍,都没有说话。

夜留下一片寂寞/河边不见人影一个 /我挽着你/你挽着我/暗的街上来往走着/

夜留下一片寂寞/河边只有我们两个。。。。。。。

夜留下一片寂寞/世上只有我们两个/我望着你/你望着我/千言万语变作沉默……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这歌声多么贴近他们的内心世界,一任沉静注满心扉。一朵云能飘多久,一阵雨能下多久,一束花能开多久?风花雪月总是叫人惆怅。用手摸摸脸,是湿的,什么时候流下来的泪,并不知道。王玉龄用手绢擦擦张灵甫脸上的泪光,却将自己的小脸在他胳臂上蹭了蹭,接着趴在他的肩头,幽幽地说了一句:“讲个故事给我听吧。”

张灵甫想了想,问道:“喜欢听灰姑娘的故事不?”

“啊?你还会讲童话?”王玉龄再一次感到惊奇。

“是啊,以前有个女孩,送过我一本童话书。”。

王玉龄忽然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