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页)

明睿智”。

曾文正又命取来笔墨纸砚,亲笔题写“此天真率性之子也”八字,赐给熊赐履。偏偏熊赐履还以为对方这出戏还没唱完,便接着唱道:“俺关二爷的青龙堰月刀可不生眼睛,尔等还不与我退下!”众官暗自摇头,脸上都是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态。熊老汉赶紧把孙子抱下炕来磕头谢恩。曾文正又说了几奖勉的话语,便在众官的簇拥下离开。熊老汉吁了口长气,叹道:“我的小祖宗啊,差点被你害死!”

过了一会,县衙的衙役赶了过来,说道奉县令大人之命,来将总督大人给熊赐履题写的“此天真率性之子也”八字的条幅取去深入揣摩。熊老汉奇道:“这是总督大人给小孩子家题写的,县衙取去揣摩什么啊?”方才总督大人来时,县衙一干属吏因位卑职小,未能随驾,却不知怎的竟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派人来此索取条幅。那衙役眼睛一瞪,说道:“这是上头的意思,我怎么知道。县令大人说了,多则半月,少则数日,便即奉还,你还是快快献上来吧。”熊老汉虽然不愿,却也难以违命,只得将那张题字的条幅献上。眼见那衙役将它珍而重之地放在一个黄锻的盒子里,恭恭敬敬地捧着离去,熊老汉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儿。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回 总督题字(2)

转眼过去了半个月,不见来人将条幅送还。又过数日,依然不见动静。熊老汉有些坐不住了。总督大人亲笔给小孙子题写的条幅,这在他们家可说是无上荣宠,价值万金。没想到到手的山芋还没捂热,却被别人给捷足先登了。熊老汉几次想到县衙去探问,终于强行忍住。又苦熬了一个月的时光,在家人期许的目光中,熊老汉终于鼓足勇气到县衙去打探条幅的下落。此刻听得那门房当值的衙役说主簿大人将要从衙门出来,心中不觉又燃起几丝希望。

大约过了一盏茶时分,忽听得里面传出吹打声响,一群乐工手持乐器,簇拥着一个头戴高冠、神色漠然的人走了出来。门房当值的衙役立时单膝跪倒,脸上满是恭谨之色,口称:“奴才恭送主簿大人回家。”那神色漠然之人左手一摆,说道:“起磕吧。”那衙役说道:“喳!”立时起身退到一边。

熊老汉愣了一下,屈身上前,说道:“主簿大人,草民有事求见。”主簿从嗓子眼里“嗯”了一声,声音小得比之蚊子“嗡嗡”也还不如。熊老汉见他神色木然,好似石雕木刻,不知是否该接着说话。正踌躇间,那个衙役凑了过来,小声道:“有事还不奏告,主簿大人在听着呢。”熊老汉连道:“是,是,是。”转身说道,“乞禀主簿大人,草民姓熊。大约两个月前,两江总督曾大人因机缘来到草民家中,因喜爱小孙灵慧,便亲笔题写了’此天真率性之子也‘八字条幅赐赠小孙。后来衙门派人收了上去,说道多则半月,少则数日便即归还。如今已过去了两个月,尚未见还。草民想也许是县令大人公务繁忙,日理万机,因此将这件事忘了,故而上门拜见。还望主簿大人将条幅赐还,草民不胜感激之至!”

主簿听到“总督大人”四字,脸上如石刻一般的肌肉忽然动了一下,不过目光还是很呆滞。他抬眼向天,好似思索了一会,鼻子里哼了一下,右手一摆,众乐手又开始吹打起来,同时在众人的簇拥下往前行去。

熊老汉急道:“大人,请留步。”门口的那个衙役拽住他衣角,说道:“主簿大人已有训示,此事不归他管,让你过些时日再来找县令大人。”熊老汉“哦”了一声,满脸尽是失望之色,问道:“不知县令大人何时有暇?”衙役道:“县令大人这段日子要筹备给他的三十几位夫人开个千奶大宴,等闲人等一般很难见到。过一个月吧,那时兴许有空见你。”熊老汉叹了口气,只得悻悻地回转家去。

一个月后,熊老汉再次来到衙门。那名衙役笑道:“老爷子来得可真巧,今儿县太爷倒正有闲暇,这可是个大好机会啊。”熊老汉大喜,说道:“这可真好,真好,烦劳小兄弟进去通传了。”那衙役只是“嘿嘿”地干笑,却不进去通传。熊老汉脑筋一转,醒悟过来,赶忙又往他手里塞了几两碎银子。那衙役立时眉开眼笑,说道:“跟我进去吧。”熊老汉诧异道:“不用通报吗?”衙役嘿嘿笑道:“上次你既见到主簿大人,冲着他老人家的金面,这回自是不用通报了。”熊老汉“哦”了一声,便跟着那衙役走了进去。

二人穿过几间厢房院落,来到了内堂之外,隐隐听得里面的人好似正全力憋着一股劲。那衙役紧紧捂住鼻子,道:“启奏大人,有个姓熊的老头说有事前来求见。”里面传出一个哼哼唧唧的声音道:“宣他进来吧。”衙役低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