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2/4页)

等到盛阳和管沅给小辈们派完了封红,管沅就把杨安拉到一旁。

“你想翻脸就直说,又在这种礼义之事上动歪脑筋,呈一时之快!”管沅气闷地数落。

杨安不以为意地笑:“怎么,我不过试试盛天昭有多少气量,你就这么紧张他?”

“这有什么好试的!那现在试过了,到底气量如何?”管沅没好气地问。

“还没露出马脚。”杨安自然没有什么好话,心中却已经对盛阳有些服气了。

盛阳还未及冠,就能有这么沉着的心气,果真如传闻中一样。他日再历练几年,势必能泰山崩于前而不乱。

“就算世子爷气量不大,你又能怎么样,难道你还真想教他读《易经》不成!如今好在是我拦了下来,否则呢?到时候满京城就不是议论靖安侯世子气量如何,而是说你杨子升心胸狭窄了!”管沅毫不留情地讽刺。

杨安有些泄气。

管沅摇摇头:“等你回家,舅舅舅母自会教训你,我也不多说了。你是李阁老的学生,自然知道如今朝堂上时局如何。你这么做,那是离间文臣和靖安侯府的关系,只怕恰合了刘瑜的意思。你要是不想亲者痛仇着快,就给我收敛着点,好生读书复习去。开了春你也是要科考的人,进了官场要还是这么鲁莽,大舅舅和李阁老也救不了你!”

杨安不由冷笑:“若是这般就能挑拨,也活该刘瑜能得逞!”

管沅忍住要翻白眼的冲动,把时文塞给杨安:“你这人就是这样,别人的话半点听不进。时文给你,你好自为之!”(未完待续。。)

159 安置

回到花厅,管沅便调整好了情绪,把此事抛诸脑后,一一回答杨氏和大舅母的话。

“中馈你不接也好,你还年轻,最要紧是把身子养好早日生下子嗣,”杨氏和女儿说着悄悄话,“这种时候操心琐事,我倒担心你顾不过来伤身。”

管沅几乎就要擦汗,连忙转了话题:“哥哥的亲事,母亲是怎么打算的?”

如今她不在定远侯府,也不能时常回来,自然不能像以前那样憋着噎着,该好好和母亲谈谈这个问题。

“你哥哥的亲事,”杨氏颇为叹息,“被拖到现在,也是进退两难。如今太早谈了也不好,还要人家小娘子再等两年。还是过阵子,慢慢再找有没有合适的吧。也都是永国公府——”

说起永国公府,杨氏忍不住动气。

管沅心里一个咯噔。

这般一来,她也不好再说什么,拉着大舅母和母亲只说些家长里短的。

用膳的时候,管沅隔了一个屏风,就听那边谈论的全是朝堂之事。

“听闻太仓粮储颇丰,国库银钱却十分空虚,皇上因此动了各地银矿的心思?”管进问道。

杨石瑞点头:“皇上确实问过,但还没有最终下定论。”

盛阳面色微冷:“中官秦文倒是汲汲于此,还与刘瑜交涉过,恐怕刘瑜是动了这个心思,才去劝皇上这么做的。”

管洌蹙眉:“也就是说,这原本是刘瑜的意思?”

……

管沅没有再听下去。

开采各地银矿。势必劳民伤财,但之前皇上又是营造豹房,又是各处巡幸,难免花了不少银子。

如今要填补这个空缺,只怕没有旁的法子……

“听闻你和天昭昨日进宫面圣了,皇上可说了什么?”大舅母把管沅的思绪拉扯出来。

管沅笑了笑:“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不过就是随意说几句话,赏赐了些东西。”

杨氏心头一动:“可曾见了太后?”

杨氏是超品外命妇,逢年过节也要进宫给太后皇后请安的,自然明白太后不是那么简单的性子。何况。武康伯府也有一半的缘由折损在定远侯府手中。她不免担心。

“去慈宁宫谒见了太后,”管沅点着头,“太后也赏赐了东西,倒没有说什么特别的。”

“听闻皇后娘娘最近身子不爽利?”大舅母关切道。“不知道有没有见你?”

“皇后娘娘身子不快。我去了坤宁宫。她倒是没有见我。”管沅说到此又有几分唏嘘。

夏皇后不得宠,只怕这辈子便是这样了。就不知皇上的子嗣问题怎么办——

这般想着,大舅母小声议论起来:“再过一年又是选秀之年。如今的变数可大着呢。”

“可不是,皇上一直膝下空虚,宫里头也没有好消息传出来。”杨氏感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