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 (第2/4页)

的反对之声。”

梁锦春思索片刻道:“大帅,京中四万多人马恐非铁板一块,桓温将领兵将领换掉,下面的骨干力量恐一时之间替换不了,这一点当有可能为我所用。”

韩暮想了想道:“这样,我的意思是,先想办法救出义父和王大人,这样我等便无后顾之忧了,到时候行事也方便些;我即刻动身去京城,混入城内之后在想办法联络义父和王大人,你们可分头行动,京城消息已经被封锁,你们需将消息传出去,让天下人都明白真相,这样等我们起兵之时,或可有人相助。”

众人均反对道:“京城现在就是龙潭虎穴,大帅不能去犯险,需另选合适人选方可。”

韩暮摆手道:“此事谁也代替不了我,我和贱内红菱同去便可,我和她两人均有武技在身,最不济也能脱身回来,这一点你们还不相信我么?派了谁去也没我去有把握。”

众人知道他说的是实情,万军丛中取秦将首级的一幕犹在眼前,那震撼激动的场面让人热血沸腾,但是那是以高深的武技为基础的,否则断无可能。

梁锦春道:“大帅若果真亲自去,属下有两件事拜托于你。”

韩暮看着梁锦春等他下文。

“第一件事便是,想办法联络旧部和中军旧将,看看是否能图谋内应,若有内应,他日发兵必事半功倍。”

韩暮点头道:“这是自然,俊杰稍后写个名单给我,你的情报网在京中经营两年,当有可靠之人为我助力。”

俊杰拱手道:“自然有,禁卫军和内卫府,以及都尉府中遍布我的眼线。”

韩暮点点头转头听梁锦春的第二件事。

“这第二件事难度颇大,但大帅若能办到,将对局势发生重大改变;此次若能进入皇宫见到皇带出一纸诏出来,日后发兵之时登高一呼,恐怕声势浩大,追随者甚众;桓温所经营日久之地不过徐、豫二州,其他各州虽为他所辖,但根基不深,此番倒行逆施,不满之人大有人在,只需奉皇昭讨贼,天下响应者定然峰起,桓温狭天子以令诸侯之计便告吹了,而这一优势便转移到我方,大事可成。”梁锦春侃侃而谈道。

韩暮大喜道:“好办法,梁先生一言胜过十万雄兵,这事我定要去办成。”韩暮原本对于皇权在人心目中的重量认识不够,经过很多事情之后,才逐渐明白皇室正统的重要性,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很多人即便权倾天下,百姓们也不过是迫于武力表面臣服,内心里依然认为他们是乱臣贼子,天下有人挑头讨逆,必然应者云集;后世有个叫清朝的鞑子皇朝,立朝时日那么久,靠武力屠杀镇压了无数的汉人,但是民间依旧有很多秘密组织反对鞑子的统治,而且规模甚至达到几十万人;若不是这样的组织没有英明的领导人,恐怕鞑子早就被汉人赶回关外放羊了。

“此事凶险,大帅不必强为,皇宫中禁卫森严,大帅需处处小心,需知我北府军数万将士翘首以盼大帅回归,不可意气用事啊。”梁锦春皱着眉头,有些后悔自己提出这一条了,他知道韩暮是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主儿,这事的好处那么大,他定然会想尽办法去做到。

韩暮点头答应,当下里确定了个人的任务,又派人快马去南方各地散步消息,并派专人去吴兴探听消息,自己的老丈人王献之还不知道怎么样了,须得有个准信,若老贼还未动手,便叫他小心在意,不要听朝廷传来的任何旨意,只需固守吴兴,待机而动。

其余人等,抓紧练兵,大战在即,士兵需尽快补充如军中,又命招兵司扩大招兵的范围,放宽政策,非常时期走精兵路线已经不太实际,已经没有发展的时间了,需的快速膨胀实力才行。

众人散去,陈冲却未离去,他强烈要求跟随韩暮前去京城,并称自己武技轻功均不错,而且京中他亦有生死兄弟在内,可助一臂之力。

韩暮本就喜爱陈冲忠心耿耿,且办事精明,当下试了他几手,诚如他所言,武技颇高,不在苏红菱之下,这也不足为奇,想谢安这般人物都对他信任有加,绝密之事陈冲都知道,可想而知,陈冲是个有真本事的人,谢安苦心栽培他那么多年,作为秘密棋子使用,自然有独到之处。

所以韩暮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吩咐他下去休息,吃点东西,睡一觉,接下来便是凶险无比的旅程,要有充沛的精力来应对。

忙完这些,韩暮来到后堂中,几位夫人还懵然无知的在院子里的阳光下搓着麻将,一派祥和的温馨气氛。

韩暮实在不想打破这宁静的气氛,但是他不得不说,这事瞒不了多久,想了想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