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4页)

山煞不犯,七十二煞天煞、地煞、水煞、火煞、土煞,煞煞不犯……”

女子是不敢进山找金脉的,因为在偏远的湘西地区,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神秘洞穴,从而形成无数的溶洞和天坑,山洞因其惯有的黑暗、幽深、潮湿而显得更为诡怪,每当山风掠过,仿佛能听到冥冥中传来洞神的呼唤。如果一个年轻女孩进山后突然进入痴迷状态,那多半是被洞神的幻象所迷,说白了就是魂儿掉了。

落洞的女孩子十有八九必死无疑,偶尔也有能活着回来的,但也会变得痴癫,活不了多久就会死去,她的魂灵仿佛已被洞神勾去了。这女孩子的父母遇上此事也无可奈何,只能将其喜爱之物作为陪葬,放在洞口焚烧,算是为女儿办了个体面的葬礼。

第二章 镜里乾坤 诱人殉葬

用活人给死人殉葬,是中国古代一项残忍野蛮的制度,秦汉以前有所收敛,往往代之以木桶、陶俑。秦汉以后就很少有人殉葬了。

不过根据有关野史记载,人殉之风直到明代还没有彻底消除。明太祖首开先例,明英宗结束了殉葬制度,后清代皇太极、顺治时期都存在殉葬,直到康熙时期才结束了殉葬制度。朱元璋死后曾有很多妃嫔殉葬,葬在哪里却是未解之谜。不过明代的殉葬制度比秦汉以前的多了一层欺骗色彩。对于被殉葬的妃嫔宫女,朝廷从精神物质上给予褒奖。明孝陵的殉葬妃嫔,都得到了在孝陵殿内设置的一个“龛”,供后人祭祖。

最早诱人殉葬之事,却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吴王阖闾。阖闾有个女儿,他溺爱无比,要星星不给月亮,宠得没边了。

某天有民众献上一条罕见的白鲤,阖闾大喜,吩咐烹为鱼羹,自己先吃了一半,然后就把剩下的拿给女儿。

谁知女儿见吴王这般对待自己,居然立刻大发脾气:“父王把剩下的一半鱼给我吃,这是侮辱我,这样活在世间真没意思。”随即在房中上吊自尽了。

吴王闻讯十分悲痛,便在国都城门外,修建了一个巨大的陵寝,用于厚葬女儿之用。当时吴王命人在墓中开挖池塘,大举修建地宫,而且用上好的石料雕刻上花纹,作为女儿的棺椁,又在墓中放了很多金鼎玉器、珍珠玛瑙、绫罗绸缎作为女儿的陪葬之物。

举行葬礼的当天,吴王请了很多舞者走在大街上,并且还叫人抓来数只白鹤放在其中。舞者与白鹤在街上相映成趣,翻翻起舞,引来了很多百姓驻足观看。殊不知,吴王阴谋诡计才刚刚开始。

过了一阵,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吴王悄悄命人在舞者队伍前面领路,将队伍及百姓引向女儿的陵寝。沿途观看舞鹤的百姓不知道自己已经中计,一边与舞鹤队伍高兴地手舞足蹈,一边沿路跟随行进,不知不觉走进了吴王女儿的地宫。

队伍末尾刚刚进入墓道,吴王突然叫人启动机关,放下了万斤石门,把队伍里的人以及百姓通通掩埋在了墓道里面,任凭他们怎样哭喊哀求,一律置之不理。无数活人连同白鹤一起闷死在了墓中,做了他女儿的殉葬品,后来此事被人知晓,举国上下无不切齿痛恨。

第二章 镜里乾坤 地窖

民国初年,传闻山西平遥一带发现了一片葬墓群,而且大多数都是王公贵族的墓穴。各路贼人闻风而至,都准备在此地大干一票。其中有两个外来的土贼也混在其中,想趁这大好时机,捞上一笔。

这两个土贼刚刚来到当地,就立刻找了一个偏僻的村子落脚,随即便与村里人聊天搭讪,好打听附近有没有大型墓穴可掏。村里人说:“离村不远处好像有一处墓穴,不过不知道葬的是何人。只知道来过几拨盗墓贼,进去后就全都没再出来过。人们都说他们是被那墓里所葬之人的鬼魂拿了去,所以就没有人再敢近前半步。”两个土贼听罢,当即决定去看上一看。

一天傍晚,两个土贼来到了村里人所说的墓冢位置,找了没多会儿工夫,便在一个小坡后面发现了一个盗洞。两人大喜过望,立刻钻了进去。没爬多远,就摸到有砖挡住了去路,其中一个贼人用手抚摸砖面,感觉到上面凹凸有致,乃是刻着花纹的古砖,他立刻便明白了,这是一座古代大墓,里面肯定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两个土贼爬出盗洞,随即又犯起愁来。因为他们想用炸药炸开石壁,又不知道炸药的分量比重,害怕炸塌了洞穴前功尽弃。无奈之下,两人决定等到白天,再找别的途径入墓。

转天一早,两个土贼来到附近察看,见墓穴不远处有户人家正在做饭,就走了过去。其中一人走到门口,见屋外有一个存放甘薯的地窖极深,而且方向正是指着墓穴所在,便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