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2/4页)

碧连天……”

蒋先生经常听到的就是这首,现代能在古代唱的歌实在不多,所以她经常一高兴了哼的就是这首。她从来没把这首夕阳红的歌唱得这么悲情过,悲情到她一边唱一边流泪,到最后只唱了一半就哽咽得几乎唱不下了。

在她准备继续唱的时候,有一块儿帕子递到了眼前来,是乔致安伸的手,他不但伸了手还张了嘴:“海棠姑娘,令师已经去了,节哀。”

“胡说什么,我歌都没唱完,我还没唱夕阳山外山呢,师父最爱听后边的小半段。”说着姚海棠也不管,继续唱着这首歌的下半段儿,她静静地唱着,旁边的黑衣人各自静静地看着,大家都不说话,整个夜空里似乎都像是只飘着姚海棠的歌声一般。

静夜里的歌声,带着不尽悲恸的歌声一直重复着没有停下,直到整个天空开始渐渐见了彩色,整个山里出有了绿意时,姚海棠依旧还在唱着后半段。

她以为,只要一直唱下去,蒋先生就不会走的,这是他最喜欢听的歌,不止一次向姚海棠表达过“好听”这两个字。从前蹦字的蒋先生嘴里,她能得到的唯一夸奖就是这个,所以她记得分外清楚。

唱完的时候,蒋先生总要轻轻地拍两下手掌,然后说一句“好听”就转身进屋。对于她做的菜,不管是咸了淡了,还是心情不好时做得随意一些,蒋先生从来不多说什么,总是吃得干干净净的。

“海棠姑娘……”乔致安听着她唱歌,从最开始的悲恸到愤怒再到平静,到现在似乎只剩下了不言不语地跪坐在蒋先生身边,声音嘶哑地唱着那句“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他叫了姚海棠,姚海棠也没反应,她就这么继续唱着,如果不是声音越来越嘶哑,简直就像是播放顺里的单曲循环一样。

见她这样,乔致安先安排了一下属下去办事,然后自己和陈荣等留在这里,他们必需把姚海棠送回宫,至于蒋先生的后事,那是必需交给四方堂来办的。四方堂在京城有办事应事的地方,太平院只要去知会一声就行了。

至于其他的事,乔致安一一安排好了,然后又喊了声:“海棠姑娘。”

“师父走了是不是?”姚海棠侧脸看着乔致安问道。

她的眼神惹得乔致安一阵心里泛酸疼,平时灵活得溜溜转的眼睛,现在却是木然而漠然的,一个都像是看一块路边的顽石,一个路边的杂草一样。他也很愿意说不是,但事实确是:“是。”

“你们都知道事情是怎么安排的,不告诉我不要紧,可是贺清华做的事你们真的不知道吗?皇上不知道吗,你不知道吗,乔致安,不要跟我说你不知道,我不信”姚海棠吼完后抹干了泪,自己背起了蒋先生往四仪八方台下走,有太平院的黑衣人想来帮忙她却是让都不让他们碰一下儿。

她可以由着被安排,但是忽然发现身边的人因为这安排而……她再也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

从此始知,被安排是要出问题的,人活着必需自己彪悍,对于所有的安排应该态度明确地告诉所有人——她不接受

193.人与事

从今天开始,告诉每一个人她就是灵器师,掩藏身份不居名这样的事她再也不会干了。虽然在这之前她的声名已经挺大了,但由于杜敬璋的身份而拥有的一切终究是依附于他的,这时候她才明白,为什么杜敬璋要把自己武装到牙齿,因为他比她活得明白。

如果自己不够强大,被安排被摆布都只是小事,失去性命身陷险境才是大事。

她没有回宫,把蒋先生安顿好后,她在南隅外跟乔致安说:“乔院长,请您代为向皇上转达一句话,他那位女儿的礼我收到了,他的雷霆雨露我也感念万分”

说罢,关门,不待乔致安说一句话,她就此把乔致安关在了心门外。把人当朋友,信任一个人都是从心而始的,这意味着从这一刻开始,她不再有信任。

过得片刻,南隅的门响起了,去开门一看却是青苗和安丰以及四方堂在京城管事的人都来了:“姑娘……”

“青苗,师父没了,他走了……”她以为自己会哭,可发现没有眼泪,也不知道是哭得多了,还是自己心肠太硬。

而刚进门儿的三个人看着她,却深深感受到了她的悲意,没有一丝眼泪,却从骨子里散发出痛彻心肩的悲意来。她在告诉别人,她没有哭但是很疼。

一把抱住了姚海棠,青苗喃喃地说道:“姑娘,我在这里,我们都在这里,哭出来吧,哭出来会好受些。”

“我不哭,京城不相信眼泪,他们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