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页)

需要改动一下:出门靠朋友,兄弟继续走。要想有发展,脸皮得够厚。 。 想看书来

第9节 细数内宫之乱

刘备等人被刘恢藏在家里,暂时相安无事。

上面却乱了套。

乱套的原因是因为十常侍又开始兴风作浪了。他们又上演一场类似“指鹿为马”的游戏,反正是顺者昌,逆者亡。比如皇甫嵩、朱儁等人,无视权贵,又不肯出银子买平安,于是又被罢免了。皇上继续保持昏庸无能的政治水平和奢靡*的生活作风。

朝中仅剩的几个忠臣不知好歹地冒死谏议,然后前赴后继地奔赴了黄泉。底下是民不聊生,如此又有人反了:长沙的区星,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一带)的张举张纯。不过,这仨小子没蹦跶几天,区星给孙坚当了升迁的垫脚石,张纯张举成了刘备将功赎罪的一件道具。——我觉得这次刘备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张纯是因为凶暴而被手下刺杀,张举是因为心态不好而自杀,所以刘备的拳脚还没有施展开,就要收拾战场了。值得一提的是,刘备是如何上的战场。——那是刘恢的功劳,他把刘备推荐给了幽州牧,也就是现在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的老大——刘虞。刘虞因为这场胜仗而升了太尉,刘备也因功受赏,当了山东平原县令——比先前还升了两级,成了一县之长。

到了190年初夏,皇上病了。皇上这一病,牵动了所有的利害关系。咱先来捋一捋其中的人物。

——国舅何进

皇太后——皇上——何皇后——皇子刘辩

——王美人——皇子刘协

当然,少不了十常侍。其中有三个人戏份多点:张让;蹇硕,段珪。

对于皇帝这个职位,我持同情的态度。虽然生前荣华富贵,可是后宫争宠,儿子争位,什么国舅国丈争权等等,我不相信他头不大。当他快要死了,还得来一个家族清理战。

灵帝为了让儿子刘协很顺利地继位,得先干掉另一个儿子刘辩的舅舅何进。但是何进是何皇后的哥哥。尽管他和张飞一样是个屠夫出身,可是,英雄莫问出处嘛,劳动者光荣,不分贵贱。所以他现在的势力那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关系网也很密集。当他不明情况接旨进宫的时候,在宫门就被一个关系户司马潘隐给拉住了,悄悄告诉他进不得,一进就玩完。何进一溜烟跑回了家,召集亲信们开会。基本通过杀进宫,一举将十常侍消灭干净的方案。可是,有个典军校尉(管近卫禁军的武官)提出了异议。(我仔细一看,是曹操。——原来他在何国舅手下干活呢。)曹操说了:“不行吧,你这突然地说杀就杀,又没有周密计划过,万一不成功,那就得成仁了。”何进说:“你小子知道个啥?”——看看,有点身份的人,总是喜欢门缝里瞧人。有谁真正看穿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轮回变化?

终究还是打了,因为何进手里有另一个勇士,那就是袁绍。袁绍也不是无名之辈,老爹袁逢和亲叔袁隗那都是有名的东汉大臣,(但我就是一个不认识。)袁绍出场的时候已经做到司隶校尉(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在袁绍的支持下,何进还是打进了宫去。几番争斗,刘辩当了皇帝,董太后死于非命,王美人早被何后暗杀了。十常侍死了蹇硕,张让等凭丰富的表演才能和一条巧如弹簧的舌头保住了性命。

留下的何家这几位,没一个有出息的,尽管地位显赫:何皇后耳根软,(张让一哭,就说好,我保你不死。)其弟何苗手软(拿了十常侍许多银子——呃,这里该说九常侍了,不死了一个吗。)何进呢,心软——手下说,杀,好的,杀;何后说杀不得,好,不杀。)如此九常侍得以保住性命。保住了性命的常侍们又开始谋划保势了。

保住了势的九常侍又让何进不安稳了,还是得想点子收拾干净才成。想来想去,要招外援。秘书陈琳就说了:“你自己位高权重,有能力解决,干嘛从外面调人呢?他们在地方个个是老大,万一到了京师有了狼子野心,那才掉得大。”何进不屑一顾,笑他太胆小。曹操也发表了个人意见:“何必兴师动众?擒贼先擒王,找一个人干掉张让不就得了?”可是又遭到何进一番喝斥。曹操很没趣,出门来了一句:“乱天下者,必进也。”——英雄就是英雄,不仅足智多谋,还有透视未来的眼光。尽管光束不大,但相当于激光的能量。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0节 帝非帝王非王

何进到底还是招来了一条豺狼——董卓。

董卓不是因为打仗不行而被撸下去了吗?但他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很有天份。董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