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2/4页)

以告慰太后在天之灵,可惜却被康梁察觉,这些逆贼索性直接造反,这才有西安门截杀庆王一幕出现。

谋杀庆王不成之后,康梁以他们掌握的巡警队固守皇城,抗拒新军入城双方发生大战,大战期间又胁迫皇上下旨让庆王退兵,被圣上大义凛然地拒绝,并且面斥这帮乱臣贼子,恼羞成怒之下康梁以死威胁,圣上刚烈,不堪其辱故此悬梁自尽。

随后新军攻破皇城,康梁逆贼逃走,但此时圣上已死,据说庆王为此都悲痛吐血了,至于醇亲王一家之死则是事发时候滞留在外的巡警队所为,这些人自知罪责难逃,所以抢了醇王府然后逃亡出城,在与他们的搏斗中醇亲王父子不幸遇难,就这样一个完美的故事演绎出来,然后随着明日报和人民广播电台传遍全国,这时候别说那些老百姓,就是距离远的督抚都信以为真了。

紧接着在传旨缉拿康梁二人的同时,奕劻下令调各地督抚,包括驻防将军,都统,甚至外藩王爷们统统进京参加国葬大典。

这条命令引起了那些督抚们的警惕,很显然这一年独霸一方的生活让他们很惬意,如果进京以后奕劻一下子把他们全扣下岂不是亏大了,然而就在这些家伙犹豫之时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三大总督宣布将奉旨进京。他们三个的带头作用就很巨大了,紧接着陕甘总督陶模,陕西巡抚魏光焘,甘肃新疆巡抚饶应祺宣布奉诏,随后那些汉人督抚全部奉诏。这下子那几个满人督抚反而不好再犹豫了,再说这时候地方督抚的军阀心思还没形成,当然就这些满人想玩军阀也不可能有人跟他们,依克唐阿代表关外三将军和热河都统桂祥最先宣布奉诏,这样一来剩下云贵总督嵩蕃和安徽巡抚福润也只好宣布奉诏了。

不过诏书中并没有镇南王的名字,这一点估计也是奕劻有自知自明,知道杨王爷也不会去凑这个热闹,当然这些天南地北的督抚想汇集到北京,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最少也得半年时间,他们本身手下还有大量工作得安排妥当才能离开,尤其是这里面还包括伊犁,乌里雅苏台这些将军们,他们哪怕是光走路也得走好几个月时间,速度慢点走一年都有可能。

就在这时候朝廷订购的那三艘巡洋舰交货了,这三艘装甲巡洋舰由船厂雇员负责送来,现在已经到新加坡了,奕劻随即下令组建海军部,以镇南王兼海军大臣,统辖海军所有舰队以及旅顺,威海卫各大基地,这三艘巡洋舰直接到福州接受他指挥,这条命令一出,那些头脑清醒的督抚已经瞧出问题了,虽然还没有往禅让上想,但也知道奕劻是准备心安理得地当个傀儡了。

这一点反而让那些督抚们放了心,他们怕的就是奕劻不这样,既然庆王爷还是原来的庆王爷,那么大家就不需要担心什么了。(未完待续。。)

第二一二章 整军

北京的形势尘埃落定后,杨亲王安安心心等着当皇帝就行了,他并不担心奕劻耍花招,庆王爷是个聪明人知道分寸,就他手中那万把人,不够杨丰吐口唾沫淹死的。

当上海军大臣后,杨丰重新安排了他手中的舰队,速度缓慢的定镇七远加逐远,松岛以北洋舰队番号北上进驻旅顺和威海,舰队司令丁汝昌,同时对原来的岸防部队进行整编,在大量调入他亲信的情况下扩编成两个师级要塞守备队,另外由原本秦皇岛驻军接管大沽口,组建渤海防御司令部,以陈忠为司令常驻旅顺口兼任旅顺要塞司令,李鸿章外甥张文宣为威海要塞司令,原来的大沽口守将罗荣光和部下南调吴淞要塞。

另外组建东洋舰队,以新加入的海圻号为旗舰,再加海天,海琛,掠夺者,浪速,高千穗五舰,刘步蟾为舰队司令兼定海要塞司令,基地为新建的定海军港。设立长江口防御司令部,以湘军老将陈湜为司令兼吴淞要塞司令,同样组建师级的吴淞,定海要塞守备队,除此之外还给陈湜单独配备江防舰队,把原来张之洞,刘坤一手中的小军舰全集中在长江口,另外给他四艘驱逐舰,同时改建江南造船厂,在建造高速驱逐舰的同时大量建造鱼雷艇和炮艇。

剩余的苍龙和凤翔两艘巡洋舰再加上十艘驱逐舰组成南洋舰队,以他自己手下的亲信王松为司令,这支舰队当然还包括了所有登陆舰,虽然现在它实力最弱,而且还分别驻扎马尾,打狗和广州,但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四艘苍龙级装甲巡洋舰加入,正在建造中的万吨战列舰也将属于这支舰队。这样未来的皇家海军三大舰队就完成组建,未来一旦有大规模战争。这三大舰队主力将编成联合舰队,北部作战以旅顺口和威海卫为基地,南部作战以定海军港为基地,组建珠江口防御司令部,以李鸿章部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