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 (第2/4页)

呀。

他看了看那名太监手中的黄布卷,低声下气地说道:“杨大人,下官主持兵部,自然对此十分理解,如若平时哪怕拼着官不做,也定当为您申明冤情,可这次是圣旨,下官实在无能为力。”

“圣旨?我怎么没看见圣旨?”杨丰一脸茫然地说道。

那名太监哆哆嗦嗦地凑过来,很不识趣地把圣旨往前一伸。

杨大老板瞪了他一眼喝道:“把它吃了?”

“啊?!”敬信和那名太监都傻了。

“听到没有,把它吃了,是不是还需要我找人喂你?敬大人有兴趣不妨也一起尝尝。”杨丰忽然换了一副嘴脸狞笑着说,他身后保镖立刻上前,一个个不怀好意地盯着敬信两人,其中一个还亮出狗腿弯刀,不知道准备用这东西如何给人喂食。

敬信两人幽怨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无可奈何地打开圣旨,看着那卷半米长的黄绸,忍着恶心互相看了一眼,那表情好像在互相谦让一样。

“我说你们怎么还不吃?”杨丰很不耐烦地喝道。

敬信两人吓得赶紧一边一个趴在那里啃了起来。

宋庆三人这时候已经彻底懵了,这是要造反的节奏呀?可是他们现在也很明白,就是杨丰真得要造反,他们也只能跟着,这儿是日本东京不是北京城,除非向日本人投降否则杨丰干什么他们都得跟着,这才叫上了贼船呢。不过对他们来说,只要杨丰不公开造反,他们还是有足够的退路的,这事是杨丰干的,又不是他们干的,人家是奥斯曼帝国总督,我们也没权利管人家,至于抗旨问题。

哪儿有圣旨?谁见圣旨了?

杨大老板坐在那里,一直看着敬信两人把圣旨啃完,就还剩下木轴了,这才心满意足地摆手,示意那木棍就不用啃了,然后又好心地让人给他们端杯茶过来冲冲,折腾完这些又给他们一张纸,上面写着接下来他们的日程安排,包括该说什么话都写得很清楚。(未完待续。。)

第一零五章 挑拨离间

吃了一肚子丝绸的兵部尚书敬信再次公开露面的时候,已经摇身一变成了代表皇帝前来慰问前线士兵的特使,在杨提督的亲自陪同下穿梭于各军中,带着一品大员的官威向坚守在战壕中的勇士们转达祖国的问候,搞得那帮粗坯们一个个受宠若惊。

而且尚书大人身旁还随时跟着明日报的记者,他用机械的嗓音一次次重复背诵的那篇煌煌雄文,很快就出现在了上海的报纸上,然后以一种野火般的速度向各地蔓延,很快就出现在了慈禧的案头,这种诡异的情况把她直接给搞懵了,她想破头也没搞明白,自己派去督促撤军的怎么居然变成鼓励士气继续奋战的了?

“老佛爷,那报纸上发的敬大人在军前所讲,据说是奉皇上之命前去劳军的,并未提及老佛爷您。”李莲英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说,这货前些日子刚挨过光绪揍,心里很是惦记阴小狗狗一刀。。

“多嘴!”慈禧阴恻恻地喝斥了一句。

“奴才该死。”李莲英赶紧跪倒磕头。

慈禧抬了抬手示意他起来,然后皱着眉头说道:“敬信那里有电报回过来吗?”

“启禀老佛爷,至今尚且没有。”李莲英赶紧说道。

慈禧冷笑了一声,然后这老娘们儿便开始胡思乱想了,这种聪明人一般都容易犯这种毛病,说好听了这叫见微知著,说不好听了这叫疑神疑鬼,现在她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敬信是被逼着吃了一肚子丝绸,不想再继续吃下去了,所以才这么干的。

像她这种聪明人第一反应就是先捋一下敬信的立场问题,这个人是皇族,正宗的爱新觉罗黄带子,当然黄带子到现在已经不值钱了。所以说这家伙出身并不高,可以说他是自己一路提拔起来的,在光绪朝从笔贴式一直当到兵部尚书,按说不至于背叛自己,不过现在这情形也不好说呀,这人心可是最善变的,尤其是这皇帝毕竟是年轻,谁都免不了为以后多打算点。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叹了口气,年龄是自己的致命软肋,毕竟已经年过六十了。顶了天再活二十年,然后就算不想交权也得交,这也是帝党那帮人最大的底气所在,她抬起头看着不远处琉球王进贡的那只彩凤,外面的阳光映在那一身彩色宝石上,看起来无比璀璨夺目,只是自己的璀璨还能维持几年呢?

但紧接着她眼中凶光一闪,想谋老娘我的权?敢让我一时不痛快,老娘我让你们一世不痛快。

就在这老娘们儿为着子虚乌有的事情胡思乱想之时。李鸿章这时候却笑得直接捧腹了,他真没想到杨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