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 (第2/4页)

正德听了连连点头,“好词、好诗,好才情,更是好风骨。有贤臣如此,朕心甚慰。”说着,正德无意间看了一眼方才做些花团文章的文臣,看得一个个挺不是味儿的。“来,朕手录两位爱卿诗文各两份份,还赐两位。”

手捧正德墨宝,冯虞登舰南下。矗立船头,挥别岸上送行地人群,听着身边的战旗在北风中猎猎作响,冯虞不禁想起这大半年在北地地际遇种种。冰天雪地练兵之苦,辽西大地浴血刀丛,朝堂宫闱勾心斗角,恍若便在昨日。说固然是餐风露宿舍生忘死,满腔报国志却也得尽情挥洒,何其畅快。哪像朝廷政争,整日里小心翼翼,挖坑拉绊索打闷棍,实在不是冯虞所好。

虽说是才上路,却不禁生出些近乡情怯之感。不知家中两个孩儿可曾学会爬了,是否正在牙牙学语,母亲头上白发是否又多了几根?依妍、阿云还是那般小女儿情态吗?便在北风中,冯虞忘情自失起来。

第二百七十二章 荣归

深秋时节的福建,依然是满山绿意,与碧蓝的海水相映,看去说不出的心旷神怡。顺着大陆海岸南下的冯虞,最喜欢做的事便是伫立船头,坐眺大陆右望大洋。

此番率队的是台湾都督府参议林炫。两人多日不见,有的是话说。聊起辽北血战、京师政争,林炫满脸的神往,直说当初该当追随冯虞北上,便不致少了这许多的历练。冯虞则细细追问这一年福建与台湾情形。据林炫言说,这一年福建方面倒是风平浪静。朱潜与杨万荣将诸般事务把控得井井有条。夏日里冯老夫人与两位夫人搬往寿山山庄居住,如今想是回到府城了。福州诸般产业一帆风顺,日进斗金。尤其是寿山石,市面上可说是千金难求。

至于南洋都督府,已平定南台湾,北部沿岸地带也多在都督府掌控之下,收编汉民、熟番及布防动作连续跟进。布农一战震动全台,番民各部族皆不敢明目张胆挑战官军。不过,北部依然有些部族不愿受都督府管制,软磨硬顶,只是还未到刀兵相向的地步。都督府倒也不急于一时,占住一处便稳固一处,求得是稳扎稳打。现下都督府麾下海陆军皆已完成换装。都督府又在台中竹筏穴开台中港、布袋嘴开布袋港,又在台北开鸡笼此三港皆为良港,水陆运货运兵,便利非常。

至于经略南洋,这一年收获尤大。吕宋驻军三战三捷,乱民大部已遭围歼,余众溃散,岛上多数部族则投效总督府,全岛已无有力抵抗。此外,南洋都督府已与满剌加土王订立合约,建城、驻军、开港,助其抵御北虏。此外。都督府又派一军成功登陆旧港,攻略苏门答剌,战事方酣。至林炫离台,远征军连战连捷,伤亡微乎其微,可说是进展顺利。

这些情形,冯虞之前通过书信、密报多已知悉,不过今日听林炫详尽讲述,对其间头尾便多了几分掌握。朱潜、杨风一干人能效之高可说是出乎冯虞当初预想。尤其是杨风,在南洋都督府任上呼风唤雨。举重若轻。如今往来南洋商船,无不挂南洋都督府批验旗,执都督府船引。尽此一项,都督府岁入便达两百万两以上。单这一项,都督府自明年起便无需大陆接济。

此外,通商本是杨家家传,都督府直辖船队的生意同样是做得风生水起。每年船队两次往返长崎与漳、台之间,往日本贩运军辎、生丝、纱罗织布、铜钱、黑白砂糖、药材、瓷器、陶器、纸笔、脂粉、果品之类货物,运回大量金银及倭刀、漆器、折扇等获利更丰。至于南洋商路,都督府船队更是来往不绝,苏木、胡椒、象牙、犀角等奢侈之物,一到中原便卖得天价。至于硝石、硫磺、精铁等都督府军资所需,亦全靠海贸。都督府还借助杨家,开始在福建沿海广设丝织棉纺作坊,雇工动辄数百上千。

TXT小说下载网…… 。sinatxt。

如今看来,南洋局面已近瓜熟蒂落,冯虞自然欣喜。不过,南洋动静如此之大。迟早要给朝廷知晓,到时候如何圆场?手上局面大了。都督府难保无人私心滋长,野心勃发,又该如何控驭?京师遥制,未免鞭长莫及。这一路,冯虞为此也没少伤脑筋。请旨开疆、人员更迭、权柄分割乃至于三权分立等等招数、对策都冒了出来,不过一时还理不出个头绪。不过归根到底还是一条。手上可用的人才还是太少。

未等冯虞厘清思路,船队已至闽江口。冯虞等人换乘接官江船。逆流而上,行至福州府城外河口码头。远远的。便看见码头上旌旗招展,鼓乐喧天,黑压压的人群望不到边。饶是冯虞见多识广,也给吓了一跳。不至于吧,迎钦差也就是这个架势立在船舷处还没迈腿,只见下头“哗啦”围过来一大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