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2/4页)

为43�3%,2006年越南全部外债占GDP的30�2%,其中短期债务占GDP的8�6%,远低于亚洲金融危机时泰国的26�3%的水平,年度外债偿还占GDP比重为5�3%,均处于安全区域内。2007年末越南外债规模为220亿美元,略低于其外汇储备规模,由于其中大部分是中长期债务,目前债务违约风险不大。

如果我们把目前越南的国际收支安全指标,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前一年1996年发生危机的国家比较可以发现,其外债占GDP比重为30%,已超过国际公认20%的警戒线,但并未超过上次亚洲危机发生前的亚洲诸国当时的水平,并且越南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比例仅为2%,远低于危机前夕诸国的100%以上的水平,且外汇储备可以覆盖12个月贸易赤字,高于危机前诸国仅5个月左右的水平。不过,越南目前财政赤字占GDP比重约为4�9%,尽管处于安全边界以内,但是已经限制了越南政府的财政的能力,这一点比起金融危机时亚洲诸国的情况要差。但是,如果越南政府可以得到国际的援助,也可以渡过难关。而挽救越南盾可能是考验东亚货币合作和清迈倡议多边化有效性的一次难得时机。

从东南亚各国的情况看,虽然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也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在经历了上个世纪90年代那次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南亚各国普遍都吸取了教训,较好地维护了自身的国际收支安全。各国都控制了短期外债的规模,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最高的国家也仅达到金融危机时一半的水平,有贸易赤字的国家,其外汇储备均能覆盖12个月以上的贸易赤字,高于上次金融危机时5个月左右的水平。从各国的外债指标来看,菲律宾、印尼较高,但均没有出现亚洲金融危机时短期外债占全部外汇储备比重超过100%的现象。从各国的通胀水平看,目前的通货膨胀确实很高,但主要是由于过油价和粮食价格上涨所造成的,具有国际的普遍性。这样通货膨胀也有很大的危害性,一旦通胀愈演愈烈,引发政府使用猛烈的调控措施,可能使得金融市场出现动荡。这一点需要引起东南亚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早采取措施加以防范。由此看来,目前这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外部条件还不充分,如果这些国家政府的措施得当,很难印发传染性的金融风暴。但是,如果政府控制不当,或者美元确立走强,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就大大的增加了。

越南危机发生后,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危机今后的走势还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将拭目以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编后语

越南危机忽然爆发,让世界感到震惊。这个近年来一直被人们看好的新兴经济体,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就“从天堂掉进了地狱”?带着这样的问题和疑虑,我们追踪研究了越南危机,了解了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探究了产生危机的原因。时至本书出版之时,这一事件仍在延续。

经过紧张的研究分析和编写工作,这本反映越南危机全貌的书终于可以呈献给读者了。我们力求使本书做到全面、系统和客观,为读者了解和研究越南危机提供参考。但是,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加上越南危机发生及演变的节奏很快,目前还难以准确把握。因此,书中的观点和认识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为了系统、全面地给读者提供一个关于越南的全貌和历史视角,我们参考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新闻报道和研究成果,也引述了少量的资料和观点,无法一一累列,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中国经济出版社毛增余、伏建全、许秀江、张潇匀,以及作者所在单位、同事及家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对他们的关心、支持和理解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

2008年7月于北京

思则有备 有备无患——专访作者孙兆东

孙兆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资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高级经济师,客座教授,获中国期货执业资格。现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任高级副经理。拥有4年投资银行、10年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经验,参与国内企业海外上市;企业全球债券发行;资产证券化;信托加销售期权融资;企业短期融资券;抵债资产监管及账户管理的债券发行等项目。目前主要从事:融资、并购、金融安全与货币政策等方面研究和实务。有数十篇文章发表在《银行家》等国内外一级刊物,出版著作图书《次贷危机》等,合著新书《越南“危机”》。

记者:首先恭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