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2/4页)

。儒家圣人之道,对他们来说还是挺有说服力的。

但是,李序然也就是说说而已。像他这种深受法家思想熏陶的官员,一直以来就不太相信这种过于理论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像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去给这些人讲这些大道理呢?

但他又不能得罪这些人,不然的话就会召来这些人的声讨,难免会节外生枝。

就这样。第二天的时候,李序然带着几个部的侍郎还有自己的随从。另外还有一些官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巡视观察员什么的。

自然,李序然选择的第一站是河南省,他这样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河南巡抚是张晋成,通过上次的赈灾差事,他们打过一些交道,也有些交情,通过后来的种种迹象来看,张晋成确实是对李序然心服口服,并愿意为他办差。

如此一来,从河南高层的角度来看,阻力就小了很多,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而同样关键的一点还有就是李序然在这该省的基层官场来说也没有什么阻力,百姓自然就更没什么说的了。

少了这些压力后,变法就会在河南起到很好也很快的效果,因为,李序然之前的一些部署就是和这次变法重叠,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回答了此次变法的正确和必要性。

那么,河南取得明显的效果后,河北就有了乘风破浪之力,毕竟这两个省相邻,同时,都有李序然之前的部署,在百姓们的压力下,河北的官员也不能太过明显的抵触,有了老百姓下边的支持,又有朝廷上面的强压,到时,夹在中间的就是这些官商了。

而在这两个地方取得效果后,再从其他省开展就简单多了,而从权谋的角度来看,即使其他地方开展不下去了,那也能勉强交差了,起码可以顶得住那帮言官的唇枪舌剑,毕竟,这不是他的最终目标。

河南登州府、通往京城十的大路和小路相接处,张晋成已经率领河南的百官来迎接李序然一行了。与此同时,后面还有不少百姓,这可不是作秀,这些人确实是自发的,听说是之前的钦差大人要再次来他们河南,还什么变法,所以,他就想来看个究竟。

“下官河南巡抚张晋成率河南诸官员恭迎中堂大人”,张晋成毕恭毕敬的说道,身后是布政使、按察使等官员,好多人和李序然都成熟人了,大家见面自然亲切许多,也没有上次那么拘束了。

“张大人,诸位大人,你们太客气了,这次是本官来打搅你们了,要靠你们来协助朝廷推行新政,所以,应该是我向大家行礼才是”,说着李序然作出一副抱拳的样子,把大家都逗乐了。

接着李序然便和周边的百姓们打招呼,同时也大声的向他们解答这次变法的内容,向他们详细的说了具体的细节和过程,并用一些百姓们惯用的语言和道别:总之,就是让你们大家自己有土地,有了自己的土地就有干劲,就能多打粮食,粮食多了就没人闹荒了,也就没人流离失所了,到时你们就有时间和能力多生几个孩子……

他的话把百姓么也逗乐了,能看的出来,其中大部分人还是很赞同他的新政之路的。当然。也有一些人却不以为然,这些人大都是一些士绅富商之流,上次李序然就敲了他们一笔。这次又要砍他们的肉,不过,他们也不敢明显的反抗,同时,他们也不敢寄希望于当地官员,他们知道,这些官员也不是李序然的对手。谁遇到这位年轻的大学士,谁就会倒霉。搞不好命也不保。

之后,张晋成在当地的官府里招待了李序然一行,并为他的随行官员专门安排了住所,依照接下来的安排。李序然将要去省城,去张晋成的巡抚衙门,在那里便于召集各级官员。

晚饭之后,张晋成来到李序然的房间里,先是和说说客套之类,最后他才切入主题。

“中堂大人,下官其实来是有要事和你商量,下官知道中堂大人光明磊落,不喜欢拐弯抹角。下官就直说了”,张晋成说完这话自己好像也笑了:这不就是拐弯抹角吗?

“说吧,晋成。本官已经把你当可以推心置腹之人了,相信你是一个为国为民为朝廷的事,才和我说的,”李序然知道他一定是有些难以之隐的。

“中堂大人,下官想请你将河南布政使革职查办,只有将他拿掉。河南境内的的这些官员次才会上下统一,齐心协力支持新政”。张晋成小心翼翼的说道。

“是你在河南官场上下统一吧,是没有你的那些发对者了吧?”,李序然反问到。

“中堂大人”,说着,张晋成跪了下来:“中堂大人,要说没有一点私心,那是假话,但这个布政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