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2/4页)

僚将会作为随军长史更加有效的为段虎麾下的将军出谋划策。

此外在整个军营中,贾渊是除了段虎和杜坦以外最为卖力的一个,他知道自己的所有谋略战法全都还是纸上谈兵,特别是地理方面更是其中的薄弱环节。当年五雷起义之时,他就是没有察觉到还有一处九溪滩的险要,等知道了以后想要退兵,局面已经无法控制了,这才使得五雷起义失败。若是段虎能够造出这么一个作战沙盘的话,那么对于他来说,就能更好的把握住敌军的动向和反应,从而让军队做出相应的调整,也就不会在犯当年的错误了。

由于众人通力合作,再加上有杜坦这位地理大家,沙盘很快就造好了。段虎这次并没有造北疆的地形沙盘,而是让杜坦造了一个并州的地形沙盘,其中山川河流,城池山寨,各个防御关口,全都一一标记出来,俯瞰下去,整个并州尽收眼底。

“这里是潼关、虎口关、剑门关,并州九万残军就是依靠这三个关口挡住了异族铁骑的攻势,保住了一小半并州。”贾渊伸手指了指靠近靖州和豫州边境的三个并排的关口,而后又指着并州另外一大块地盘说道:“此刻并州全境北疆异族的军队有七万,几乎全是骑兵,而且只用了一个月,他们就已经攻陷了并州十三座城池,战力之强大令人心惊。”

“知道统领那九万残兵挡住异族铁骑的是哪位将领吗?”段虎看着沙盘,赞赏的说道:“能够做到败中求生,这人也算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让属下查看一下,”贾渊从身后的书架上取出一本功绩簿,翻看了一下,脸上露出惊讶之色,说道:“这人是玉门关裨将林重康。”

“林重康?”段虎愣了一愣,反复在口中咀嚼着这个名字,忽然想要起来,大叫道:“湄娘不是有个堂兄在玉门关当裨将吗?好像也叫林重康。”

“不错,此人正是林主母的堂兄。”贾渊点头道。

“哈哈!看来武安林家果然是不可小窥的世家大族呀!”段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大笑道:“重师是宰相之才,林重康是大将之色,再加上当南齐王妃的林沐娥和我大秦太子妃林清影,林家可谓是人才辈出,看来我们以前都小看了这个大秦世家。”

“世家自然有一些世家的底子,不过无论他们如何人才辈出,衰落是不可避免的,”丁喜从门外缓缓走了进来,沉声说道:“在这片土地上将会有一批新的世家,取而代之,这是大势所趋,谁也改变不了的。”

第168章

“哈哈!你总算回来了!”段虎大笑两声,上前拉着丁喜走到沙盘边上,说道:“快来看看,我这个地形沙盘做得如何?”

丁喜仔细的看着这个从未见过的新鲜玩意,上面好似山峦的沙丘石堆,被清楚标明的各处城池要塞,并州地形一目了然,不禁叹道:“好!好!有此神物,天下全局尽在我等掌握。”说着朝段虎拱手躬身,钦佩道:“将军能有如此奇思妙想,属下佩服万分。”

“夸奖的话就没有必要再说了,”段虎笑了笑,指着周围的那些幕僚,说道:“刚才他们都说了一大堆,耳朵都起了茧子。你告诉我,还有其他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改进的地方?”丁喜搓了搓胡须,仔细的看着眼前的沙盘,手指在沙盘上划了一下,留下了一道清晰可见的划痕,于是皱着眉头,说道:“此物虽然神妙,但是却很容易破坏,不易搬运。”

“嗯!这倒是个麻烦!”段虎点点头,摸着下巴的胡茬子,沉思了起来。

这时一个长相非常瘦弱的幕僚从人群后面挤进来,有点紧张的朝段虎和丁喜等人行了个礼,而后怯生生的说道:“禀将军,属下有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位是……”段虎虽然对此人觉得眼熟,但是却想不起他的名字,于是朝丁喜问道。

段虎手下幕僚谋士有数十个之多,有从武安城跟过来的,也有到了京师之后慕名投靠的,这些人全都由丁喜和贾渊分别管理,将他们分为内政和军务两个系统,大多数人段虎都叫不出名字。

丁喜凑到段虎耳边,小声介绍道:“他是雍州易文,武德元年的乡试头名。”

段虎想了想,说道:“易文?我记得在武安城有个叫易文的书生,经你举荐,被我任命为龙泊湾的税务官,是他吗?”

“对!是他!”丁喜点头道:“当日他任命为税务官时,将龙泊湾的船务治理的井井有条,颇有政绩。”

段虎转头朝易文问道:“那么易文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易文清了清嗓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