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 (第1/4页)

,下一次我就不信他还会侥幸得胜!”

虽然夏侯惇口中是这么说,但是他心中却是十分忐忑。不是说陈焉这一次侥幸,毕竟陈焉从徐州复仇而来,一路上几乎没有吃过败仗,这绝非侥幸二字可以解释的,这么简单的道理,夏侯惇不会不懂,他对陈焉心中其实还是有所畏惧的。

可是夏侯惇却又不想惊动曹操,毕竟他此时所统领的,乃是整个曹军百分之四十左右的战士,曹操已经对夏侯惇付出了全部的信任,夏侯惇实在不愿意让曹操失望。

因此,就算他战斗到最后一个士兵,他也不愿意让曹操知道,自己是个无能的将军。

他要翻盘,他定要向曹操证明,自己可以抵御住陈焉!

……

于此同时,濮阳城中,曹操站立在城楼之上,远眺着西面浩浩荡荡的江河。

身旁一人垂手站着,正是面如冠玉的荀彧,荀彧身披鹤氅,潇洒风流,一双眸子平和而又富有明亮。

曹操也不回头,轻声说道:“文若啊……陈焉那小子,怕是已经到了卫水了吧。”

荀彧点了点头,说道:“若是我猜得不错,恐怕陈焉已经渡过了卫水,而今已经拿下了李典将军的营寨。”

曹操听了这话,表情并没有变化,而是长叹了一声,说道:“只不过这一次苦了李典了。”

荀彧也是面露苦涩,说道:“若想要猎物上钩,总该牺牲诱饵才可。”

曹操闻言沉默不语,良久之后,又是长叹了一声。

第576章 诱敌之计

陈焉击退了夏侯惇,带着部署回到了军营之中。此时陈焉大军渡过了卫水,已经逐渐在卫水河岸站稳了脚跟。黎阳城屹立不远,夏侯惇又刚刚受挫,想必不久之后,陈焉的铁蹄就可以踏破黎阳,进而一举攻向濮阳城。

现在唯一的难题便是让投石车渡河,卫水水流湍急,虽然李典的军营里有着不少渡河器具,但是若想要投石车这般庞然大物安然渡河,怕是还要多花些功夫。

不过陈焉自然也是并不着急,因为夏侯惇显然已经伤了元气,陈焉又已经阵斩上将李典,士气如虹,此时夏侯惇在他眼中看来,不过是砧上鱼肉,待宰的羔羊罢了。

陈焉缓缓踱步回到了军营之中,身旁跟着张辽。

张辽忽然举目四望,看到没什么人之后,这才低声问道:“君郎,你是不是已经探问贾诩先生的事情了?”

陈焉点了点头,倒是有些意外张辽的消息这么灵通,他说道:“不错,贾诩先生倒是也没什么隐瞒,他承认了自己的确是有道学修为在身,是个练家子,可是这也不能证明他便是南华老仙啊。”

张辽也是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左慈毕竟是外人,挑拨离间的事情他经常做,而今乃是一致对外的关键时期,若是仅凭着他的一句话便判断贾诩是南华老仙,的确是有失公允了。

陈焉也是有此打算,无论贾诩是不是南华老仙,这件事情,总该等拿下了曹操再算才好。

便在此时,忽然远处人影一晃,只见贾诩带着司马懿两人从远处款款走来。

张辽和陈焉看在眼中,都是立即闭上了嘴。

正主来了,可不能胡说八道啊。

贾诩见了陈焉,脸上仍是一副坦然表情,丝毫没有任何尴尬,他快步上前,带着司马懿行了个礼,当即问道:“主公,军帐已经修葺完毕,您劳累了一晚,快快去休息吧。”

陈焉微微一笑,连忙摆手说道:“无碍,等咱们大伙都安排妥当了,我再去休息不迟。”

听了这话,贾诩点头微笑,显然是对陈焉的作为表示赞赏。

司马懿忽然开口说道:“主公,咱们此时的地理位置似乎有些不妥。”

陈焉听了这话,眉头一动,连忙说道:“哦?二郎,此话怎讲?”

司马懿看了一眼贾诩,而后说道:“卫水上游临近黎阳,而咱们的军营毗邻卫水,若是夏侯惇从水路过来,可以直接顺流之下,攻到咱们的军营之中,若是他再加以陆路,那么则对咱们的军营形成了合围之势,若是他当真如此,那便大事不妙。”

陈焉听了这话,点了点头,说道:“言之有理,此事你可知道,贾诩先生?”

陈焉问向了贾诩,因为贾诩此时乃是司马懿的半个师傅,司马懿在军中的事宜,都是跟着贾诩办理的,因此此时司马懿的见解显然已经先通报过贾诩了。

贾诩闻言点头,显然已经知道,他说道:“二郎的这个见解的确到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