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1/4页)

安顿下了家中之事,陈焉便匆匆回房休息,临睡前往胸口一摸,掏出了那本诡异的《遁甲天书》,继续借着烛火研读了起来……

……

第二日清晨刚至,陈焉便早早起来,带着郭嘉贾诩两位大智囊,轻装简阵,向着京兆伊司马防的府上而去。

司马防本来乃是跟随天子到了长安,后来陈焉重建洛阳,便调回了一批官员,这其中便有司马防,当时陈焉虽然知道此人就是司马懿他爹,但是毕竟人员太多,陈焉也没来得及多加结交,没想到如今财政紧缺,恰好就到了需要他帮助的时候。

想到这里,陈焉不由得心中慨叹,果然还是要多结交朋友啊……

而司马防倒似乎是个圆滑狡诈之人,虽然大汉朝几番易主,兵权也是交割不定,但是司马防仍是不拉帮不结派,谁也不巴结,谁也不得罪,一个人在官场上游刃有余,既没听说他有什么朋友,也不知道他有何敌人。

正因为如此,陈焉与他也谈不上什么交情,此人简直就是朝廷中的空气,一直被忽略,从未被重视。

然而此人有偏偏是京兆伊,官职不算低,而且很有作用,整个洛阳的行政工作全权由他负责,的确轻忽不得。

转眼便到了京兆伊府,只见司马防的府邸也并不宽阔,在这整个街道之中甚至都并不显眼,大门并不是官员一共的朱红之色,反而是有些暗沉的橙色,更加显得低调。

陈焉摇头叹道:“看来司马大人倒是个官员中的隐士啊。”

贾诩笑了笑,说道:“如今天下大乱,为人低调一些倒也是不错,明哲保身乃是明智之举。”

说罢贾诩上前一步,拉起门上的门环,轻轻敲了敲。

“笃笃笃……”

第409章 司马家族

敲门声刚刚响了三遍,大门便开启,之后一张青涩的脸露了出来,问道:“请问您找……”

这张青涩的脸乃是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这少年眉目清秀,有些像女孩子,但是眉宇之间却透着一股狼戾之气,让人有些诧异,少年刚问了一半,忽然看到了贾诩,先是一愣,之后却仍是问道:“诸位找谁?”

陈焉见这开门的少年穿着不凡,气度也很不俗,恐怕乃是贵族之子,不过看他似乎认识贾诩,莫非他也曾经在朝廷走动?

不过十六岁的年纪并不是可以出仕的年纪,再说贾诩很少在朝廷里现身,恐怕这孩子只是觉得好奇,多看了贾诩两眼。

贾诩对着那孩子一笑,似乎颇有好感,之后温和说道:“请问京兆伊司马防先生在么?”

那孩子微微错愕,之后连忙点头道:“家父在家,贵客轻进。”之后开门迎接,礼数周全。

郭嘉啧啧称奇,不禁问道:“你为何称我们为贵客?”

那孩子微微一笑,青涩的脸上忽然露出了自信的表情,他款款而谈道:“家父官位虽薄,却是洛阳城中的父母官,若非是贵客,又怎会直呼家父名讳。”

郭嘉闻言一笑,对陈焉说道:“原来是京兆伊的公子,好孩子,此子长成后必然不凡。”

陈焉望着那孩子,忽然信念电转,问道:“司马八达,不知你是哪位?”

那孩子微微一愣,似乎并不知道陈焉说得是什么意思。

陈焉望着这孩子懵懂的眼神,忽然了然,古人取字,乃是要等冠礼之后,陈焉虽然知道此子乃是司马防的儿子,但是毕竟他还未成年,理应并未取字,而“司马八达”这个称号由来便是因为司马防的八个儿子表字中都有“达”字,恐怕是以后才有的称呼了。

如今陈焉便将“八达”的称号说出来,有些早了,也难怪这孩子不知道。

这边陈焉尚在后悔自己失言,忽然一声慈祥的声音说道:“老二,有什么事?”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方假山之后转出了一名长者。这人五十岁不到的年纪,一派儒雅,举止之间轻描淡写,带着一种出尘之气,陈焉自然认得,就是京兆伊司马防了。

司马防刚刚走出假山,便看到了陈焉,他虽然淡定,却也难免有些吃惊,“吁!”的一声,快步上前道:“陈焉将军,何事竟然是劳您大驾?”

虽然司马防乃是京畿高官,但是此时乱世不比太平年代,唯有手握军权才能问鼎天下,陈焉虽然官职并不算高,但是却是手握兵力的人物,因此司马防见了,也得客客气气。

陈焉虽然地位尊崇,却也不摆架子,当即上前一步,以朝廷之礼见过司马防,微笑说道:“司马先生日夜操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