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 (第1/3页)
这一次虽然号称恩科,但实际规模却是历年科举之最,不但门类多,而且考生更是超过历年。
首先,正常的文武举都有举行。
这次会试的主考是户部尚书司马光,最主要的内容是理财。
很有趣的是司马光出的会试题目,以往都是诗、赋,策论等内容,这次诗被删掉了,改成了三道算学题,不是很难,主要都选自九章算术。
但是信号很明确,有些学子不满,认为考算学内容,不合规矩。
司马光是毫不客气的,他明确告诉那帮考生,不会写诗,不会作词,并不影响当官,考成法不会让你做诗词,但是如果不识数,算不明白账,出了亏空纰漏,朝廷的刀可是不留情的。
考生们被怼得没有话说,只能老实去做题。
不得不说,中华大地,从来不缺聪明人,如果考试内容是八股,会产生一大堆的训诂考据的狂人,考诗词,也会出一帮顶级的诗人,而考算学,也难不住大家。实际上早就有人下功夫算学,三道考题,并没有难住大家伙,又超过三成的学生全都做对了。
科举制本身没有问题,哪怕一千年之后,也是考试选官,只要把考核的内容稍微调整一下,情况就会好很多。
除了礼部主持的会试之外,还有吏部这一次也主持了考试。
前番裁撤官员,一口气裁了上万人,其中不乏科甲出身的官吏。
为了给大家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政事堂上奏赵祯之后,答应开一场特科,凡是被裁撤的官员,可以重新报名考试,只要通过,就可以正常授予官职,当然了,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以前的官职经历一笔勾销。
有很多靠着恩荫入仕的人学问太差,通不过考核,还有一些做到了很高的位置,也拉不下脸,从头再来。
但是还有一批官吏,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虽然以往的经历一笔勾销,但是他们的经验本事还在,只要有机会,好好干,未必不能脱颖而出。
而且吏部考试,录取率是三成,比普通的会试高多了。
因此有一批人把脸皮塞到了腋窝里,争抢着参加考试。
主持吏部考试的是王珪。
在几位相公当中,王珪算是最弱的,也最好说话,王宁安曾经打过招呼,让王珪留神,看看参加考试的人当中,有没有冯京冯大状元。
不是王宁安小气记仇,实在是让人气不过。
自从得知市面上有不少编排自己的话本,王宁安就让人去查,结果一查之下,发现好几本最热销的,追根溯源,都是冯京写的。
在这些书里,王宁安面目可憎,贪财好色,欺君罔上,什么坏事都干尽了,偏偏又屡屡超擢,十足的奸佞小人,比西门庆还要过分一万倍!
冯京三元及第,到底是有些才华的,他写的话本就脍炙人口,构思巧妙,段子高明,丫的要是穿越到后世,也是白金大神一枚!
“混蛋!”王宁安气得鼻子都歪了,他立刻下令彻查,凡是写话本编排他的,一律不准录取,还要追究罪责。
皇城司一口气抓了几十个人,结果唯独冯京没有下落。
王宁安琢磨着这丫的肯定不会放弃仕途,朝廷给革职官员重新参加考试的机会,冯京一定会卷土重来的。
等到时候就把他直接拿下!
管你三元及第,管你文曲星降世,老子都不会客气。
我要让你把写出来的东西,一个字一个字吞回去。
得罪了王相公,还想有好下场?
可是令王宁安感到意外的是吏部考试,并没有冯京这个人,貌似冯大状元真的认命了,准备回家抱孩子,不想在宦海打拼了。
如果他甘心做一个小老百姓,王宁安也不好赶尽杀绝,他只能交代陈顺之,多多留神,如果冯京冒出来,或者再有类似的东西出现,一定不要客气。
那几十号人已经送去渤海国了,再多一个状元公也很不错!
王珪是按照王宁安交代做的,但问题是没有找到冯京,也就只能放弃,但是王宁安却忽略了,在正常的会试当中,多了一个叫马凉的人,他成绩很不显眼,只考中了三甲进士,被派到了蜀中担任县令。
足足三年之后,他才因为政绩卓著,入选御史台,而那个时候,大家才赫然发现,原来这个马凉就是冯京!
等到王宁安知道之后,也是徒呼奈何。
二次卷土重来的冯大状元靠着耆英社的支持,靠着岳父富弼等人,还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