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部分 (第2/4页)

击倭寇海贼本来防御工事就很齐全,哪怕是五万大军一起围上去他们也有本钱来个困兽之斗,耗的话绝对能耗死他们,不过付出的代表也势必惨重。

这是预计中最硬的骨头,马文伯是科举出身的文人但却是个顽固的硬气派,大军进犯的消息一到福洲他立刻大举调兵谴将集结民兵调拨物资,看这架势是准备和这股来敌硬耗了,人家摆出这副有气节的样子由不得你不重视。

之前安伯烈有派过两三拨人前去劝降不过都吃了闭门羹,人家根本不和你这逆贼谈,不过好在这家伙迂腐得很,也知道不斩来使的道理,所以这些人活蹦乱跳的去也平平安安的回来了,过份者还顺手买了点当地的特产。

看来这一仗不打不行了,人家态度很是强硬,估计也是觉得所谓的十万大军是虚张声势。

在这年头,有的出兵十万就敢号称雄师百万,一万兵马都敢喊个十万精锐。稍微看过书的都知道打仗的时候这玩意太虚了,所以战书一至号称十万大军的时候大多都当一万兵马对待,原因无他,这种硬往里挤水份的做法满街都是,恶劣得连读死书的那些书呆子都不信。

这潜规则几乎千百年来带兵打仗的人次次都用,一万号称十万那都是谦虚的人了,通常有个三五万的号称百万的比比皆是,反正一般战书之类的那数字水份多得简直是滔天巨浪,谁看谁都不相信。

这种潜规则杨存是真不知道,所以下令出兵的时候犹豫再三翻了倍来个号称十万,本想是加大一下威慑力,最起码五万兵马闹出十万兵马的动静不难,在没确切的情报下想来福建的官府也会相信。

可惜的是杨存低估了这年头人们打仗时吹牛皮的水平,这十万大军的虚数一定出来总兵所的人都是瞠目结舌,就连率军的安伯烈都是满脑子错愕,不过出于对杨存几乎盲目的崇拜他们都没点破这个事实,循规蹈矩的按着十万的数字示敌。

结果不知道该说是因祸得福,还是因为杨存勇于大胆的打破这迂腐的潜规则,反正阴差阳错之下不管谁接到了战书一看那十万大军都是嗤之以鼻,根本没人认真对待。毕竟这年头除了朝廷下令外想集结一两万人对于沉浸于安逸的各个总兵而言都不是容易的事,现在这号称十万的大军在所有人眼里顶多就是一万甚至只有几千的人马,更甚者直接就把这战书当笑话看。最终他们是麻痹大意放松了警惕,在收到战术的第一时间都呸了一声,这也是大军一路南下打谁谁都措手不及的原因,毕竟谁都没见过杨存这么实在的人,战报上的数字就那么一点水份,真他妈的不懂规矩。

第790章 所谓万人敌!

南平行营内很是安静,幕僚和所有的智囊团都忙着出去四下招降反而让人耳根清静,最起码不用听他们在那议论纷纷。安伯烈歇了口大气难得的闭目养神,不过眉头始终紧锁着,脑子里总有想不完的策略。

安伯烈不是那种一夫当官万夫莫开的绝世武将,他是个帅才,一马当先冲锋陷阵的事他不擅长。坐镇中军运筹帷幄才是他的强项,这五万兵马该怎么调动,攻打那个地方需要什么人去需要多少的兵马,什么时机动手,借助什么样的地理优势和有利条件,这全都是他得考虑的。

安伯烈这个人脑里装的事很多,最起码这支军队的情况他是烂熟于胸,也只有这样的老油子才知道该怎么最合理的调配自己的兵马,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程度的胜利。

万人敌有时候说的并不是那种神鬼般厉害的人物,而是指他胸有谋略足抵万军,行军打战时统帅三军者有一定的武力是如虎添翼,若是没有的话只要有用兵如神的计谋依旧能成一世威名。

这万人敌本来说的就不是单枪匹马硬砍一完人,关羽当年就号称万人敌,又被尊为武圣,就最后的结果却是被潘璋引兵五百就活捉了,所以事实和对于这个概念很多人都是被混淆了。

“安大人,物资调配到位了。”这时营帐进来人了,一身白衣的卫阳手里拿着好几份军报,笑咪咪的说:“曲仲曲老派了张明远大人带了一万兵马过境为我们稳定后方,曲老说了让您放开了打,咱们国公府依旧兵多将广,现在新军的招募一刻都没停。而且浙江水师一支精锐的舰队已经从灵昆拔锚起航,他们携带着最厉害的火器会帮我们袭扰福建延海,第一战就是会在福州轰它个天昏地暗。”

卫阳现在管着一帮幕僚也负责和后方的联系,进门的时候他脸上依旧带着难忍的笑意。

因为本以为福州城是一场硬仗,不过现在照情况看来不必操之过急,多耗他几日没准还会有一些意想不到底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